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展会 新技术 大咖观点 百科 政策解读
首页>新闻详情

A股:外骨骼机器人火了

2025年4月16日 来源:全球机器人自动化 浏览 117 次 评论 0 次

一、事件驱动

近期,杭州程天科技推出的 2500 元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在电商平台 秒空,首批几百台现货售罄后,仍有数百人排队预订。该产品主打 轻量化助力,宣称可节省 10%-15% 体力,适用于旅游、日常行走等场景,标志着外骨骼机器人从医疗、工业领域向 端市场的突破性渗透。

同期,特斯拉 Optimus 人形机器人步态升级,摆臂动作更自然,AI 技术与电动车同源,量产成本预计降至 2-3 万美元,2025 年试产规模或达 5000-10000 台,2026 年目标产量 万台。两款产品的市场表现与技术进展,共同印证了外骨骼及人形机器人赛道的高景气度。

二、行业现状及趋势

1行业现状

需求端:全球老龄化加剧,2030 年我国 65 岁以上人口将超 亿,康养需求激增;工业领域劳动力短缺推动 机器换人,物流、制造业对外骨骼助力需求显著。

技术端:AI 大模型、柔性驱动、脑机接口等技术突破,推动外骨骼向轻量化、智能化演进。例如,佐治亚理工学院研发的通用外骨骼无需校准即可支持行走、爬楼梯,能耗降低 10%;特斯拉 Optimus 的具身智能技术可迁移至外骨骼,提升人机协同效率。

成本端:核心零部件(如传感器、电机)成本下降,叠加供应链整合,消费级产品价格下探至千元级,工业机器人造价从 2018 年 300 万元降至 50 万元以内。

2趋势判断

场景拓展:医疗康复(中风患者训练)、工业助力(搬运重物)、消费级(旅游辅助)三大场景并行发展,预计 2028 年外骨骼市场规模超 24 亿元,2023-2025 年复合增长率超 50%

具身智能爆发: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载体,2026 年市场规模或突破万亿,外骨骼技术可作为其核心组件,共享技术红利。

政策催化:车网互动、激光雷达等配套技术纳入国家试点,加速智能网联与机器人产业融合。

三、产业链核心品种

电广传媒:电广传媒旗下达晨财智创业投资公司参加了投资程天科技,核心业务为具声智能外骨骼机器人

科大讯飞:公司退出自适应行走的外骨骼机器人和陪伴数字虚拟人家族

康力电梯:子公司残酷公司瑞步康医疗以外骨骼机器人中的关节技术为突破口,重点开发适用于智能假肢的智能关节和踝关节产品

中超控股:公司研发一种外骨骼机器人用信号传输控制电缆,该电缆抗曲绕性能,抗干扰性能优越并具有良好的柔软性

探路者:公司的下肢外骨骼采用基于人因工效学的仿生结构设计,集成多模态传感器系统和智能化运动控制算法,最终实现人机交互智能识别

金明精机:公司与清华大学联合成立了智能康复机器人联合研究中心,研究方向包括截瘫助行外骨骼机器人

光大同创:公司碳纤维产品逐步用于外骨骼机器人的研发

振江股份:控股子公司海普曼机器人有限公司,致力于研发外骨骼助力机器人的智能控制算法及仿生学设计的研究

伟思医疗:在康复机器人领域,公司形成覆盖人体上下肢的全周期康复评估固和训练的运动康复机器人产品矩阵,掌握包括外骨骼、高精度传感器、高精度传感器等核心技术

翔宇医疗:公司有外骨骼机器人专利,专利号为ZL202030022031.3

分享我的认知,但不作为投资依据,盈亏同源,知行合一!

上一篇:

下一篇:

我来说两句
人参与 丨 评论0条)
图标
注册 登录    
评论列表
每页 10 条,共 0 条
(版权所有 科工网&北京天云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 Copyright 2015 - 2022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0211号-5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