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复制储能实现信息就地采集

2016年6月20日 来源:科工网-国际互联网+生态服务平台  浏览 713 次 评论(0)

在互联网中,信息可以被无限复制与存储,其边际成本为零,那么能源互联网呢?

在当前的能源互联网中,不是所有能源都能够被无限复制与存储,因为在能源复制与存储过程中存在大量能量损耗,会间接产生能源资源的浪费与经济损失。如传统化石能源一定不能被无限复制与存储,因为在化石能源复制与存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损耗会产生相当大的边际成本,且对环境增加负担。然而,对于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而言,尽管其供能设备及储能设备的固定建设成本不菲,但除此之外产生的每单位能量的成本较低,其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因此,实际上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是可以被无限复制与存储的。

随着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可再生能源接入的渗透率将大幅度;随着能源互联网的不断完善,网内“自能源”的数量将会不断增加。不同于传统化石能源供应商,“自能源”主体以利用可再生能源为主,所以未来能源消费用户对于传统能源网络和化石能源生产商的依赖必将极大,以可再生能源代替化石能源的能源消费结构变革必将实现。因此,在未来能源互联网时代,当网络内可再生能源的数量远大于传统化石能源时,无限复制与存储能源的边际成本将锐减,甚减小到几乎为零。那时,与互联网中信息能够被无限复制与存储相同,能源互联网中亦能实现能源的无限复制与存储。

在未来的某个阶段,鉴于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复制与存储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这一特质,在能源互联网中,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供能的用户,是否可以在用能高峰时段,利用自己的可再生能源一定程度上实现自给自足,并将多余的能源与其他用户共享;在低谷时段,将多余电能储存以备用。更进一步地,当可再生能源占比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未来是否能在用能低谷等特定时段实现能源价格下调或者免费,如互联网中的信息一样,用户能够享用到免费的能源。

推进能源信息交互和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实现能量、信息和金融等资源深度融合。抓好能源互联网产业体系,标准体系构建和关键技术研究。从能源的角度,逐步实现清洁能源就地收集,就地存储,就地使用;从信息的角度,逐步实现能源信息就地采集,就地分析处理,就地平衡。

我来说两句
人参与 丨 评论0条)
图标
注册 登录    
评论列表
每页 10 条,共 0 条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欢迎投稿

×

邮箱:15236061639@163.com

QQ:60298351

微信:a18137798589

(版权所有 科工网&北京天云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 Copyright 2015 - 2022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0211号-5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