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工博会看国产工业机器人“四小龙”发展现状

2018年10月17日 来源:弗戈工业在线  浏览 1090 次 评论(0)

 流传多的“四小龙”模板,2015年分别是:新松、埃夫特、广州数控、新时达;2016年分别是:新松、埃夫特、广州数控、埃斯顿;2017年分别是:新松、拓斯达、新时达、埃斯顿;我们不难看到除了新松以外没有三连冠企业,新时达,广州数控、埃斯顿、埃夫特、拓斯达轮番“上位”。

 

新松机器人展台前

 

新松


此次工博会新松带来的新品是HSCR20复合机器人-国内首台柔性6轴20kg负载级移动机器人,集合智能移动机器人、柔性多关节机器人、视觉识别等技术;现场复合机器人手持照相机热情“邀请”观众一起拍照;吸引众多目光!

 

细数新松稳居榜首几大理由,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发起设立,背靠国字号“机器人技术工程”,研发人才优势*;硬实力跟上了,品牌建设也不落人后,平昌冬奥会上的“北京8分钟”,让人民都认识了这家国产家企业,成就尊严时候也成就自身。




新时达展台

 

提到新时达,一般想起的就是“规模大”,力求大规模、智能化、化:新时达似乎对“规模”这个词情有独钟,目前新时达在建工厂4个,包括位于上海嘉定年产1万台套的新时达机器人智能新工厂,还有东莞松山湖的众为兴新工厂、昆山晓奥享荣新工厂以及安徽芜湖的新时达机器人工厂。在新时达今年披露的投资记录中,机器人项目还在扩大产能,预计年底产能超2万。

 

除此之外,产业布局高度完备也是新时达竞争优势之一,在2014年,新时达耗资6亿元收购深圳众为兴;2015年9月,与国投创新签署运动控制及机器人等领域合作协议;2015年9月,新时达公布对会通科技、晓奥享荣的收购方案;2017年6月,公告拟以自有资金4.05亿元收购杭州之山智控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

 

2014年就开始的这一系列收购行为还未结束,少此时,新时达完备机器人、机器人配件及周边配套自动化设备和产品、智能制造装备及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的全产业链大局已定。





          拓斯达  

拓斯达

此次工博会上,拓斯达新技术发布:拓斯达智能制造工厂示范项目(简称T-IMS):从智能环境,智能装备,到信息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规划,诠释智能制造综合服务商的产品和服务。

 

“50万起家”、“十年发展”、“营收飞速增长”已成为了拓斯达这家新起之秀的标签,从数据上看,营收稳定增长,在发布的2018上半年度业绩预告中显示,净利润增长7,000 万元–8,100 万元,相比上年同期5,468.22 万元增长28.01% - 48.13%,除此之外,拓斯达计划3.5亿建松山湖智能制造项目,据了解拓斯达有30多个办事处,200多名营销人员及6万家客户数据储备,依托强大的渠道优势,拓斯达在集成商的角色上游刃有余,计划打造机器人生态圈的目标似乎不远。



 广州数控展台

       曾在国内数控机床创造过多项辉煌业绩的数控行业老大—广州数控,凭借20多年工业控制技术和制造经验,以及背后庞大的研发团队,进军工业机器人领域,打造出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控制器、伺服电机和伺服驱动等关键功能部件,其中,控制器是工业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之一,也是工业机器人的大脑,好坏直接决定了机器人性能的优劣,广州数控的独特优势似乎在某些方面提供了不少帮助;预计年底建成的占地79亩,总投资5亿元工业机器人厂房,明年投入使用后预计机器人本体年产能近千,年产伺服电机十万台、变压器五万台,机器人的型号及品种也将大幅度扩展。未来本地采购本地配套率将高达80%;销售区域从西南地区辐射到更广的越南、印度等地,产业布局进一步完善。




埃夫特展台

 

埃夫特  

主要展示全新的解决方案,包括:埃夫特ER6L-C60高精度、加长臂展焊接机器人系统解决方案,可配合机器人第七轴(水平滑轨)联动,可以大大增加机器人的焊接工作范围,广泛应用于汽车及零部件、钢结构、集装箱、管材、箱体、五金行业及其他工况恶劣环境。还有:ER12-C304冲压机器人解决方案智能涂胶装配机器人解决方案等等。

 

这家发源于“机器人黄埔军校”之称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扎根于机器人基地安徽芜湖的埃夫特机器人企业,这几年走两条路:一个是自主创新,一个是海外并购;在关键技术与核心零部件为方面,和多所国内外高校合作建立研发,积极研发技术;埃夫特则在近几年相继收购四家意大利公司,以填补自身技术空白抢占卫浴、家具、钢铁、纺织业和服装加工等行业市场。




埃斯顿自动化&Trio(英国)

 

埃斯顿

此次埃斯顿没有出现在7号机器人展馆,而是联合Trio(翠欧自控)现身6号工业自动化展,带来了紧凑、集成型EtherCAT控制器Flex-6-Nano,控制器属于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之一,而这家闻名的运动控制器品牌-翠欧,拥有30年历史之久的英国企业,已被埃斯顿以现金方式出资1550万英镑收购100%股权。

 

除此之外,埃斯顿还在2016年收购从事机器人3D视觉技术研发和生产的意大利EuclidLabsSRL、收购压铸机周边自动化机器人集合的普莱克斯,2017年收购人工智能机器人和微型私服系统的美国Barrett Technology和专注于装备及测试生产线的德国M.A.i.公司。在收购了M.A.i.之后,埃斯顿公开表示将打造以 M.A.i.为欧洲智能制造技术研发与中国智能制造总部的化产业布局体系。

 

埃斯顿不同于一般国产机器人企业集中在中下游市场,核心竞争力是高端的六轴机器人,被誉为A股的小发那科,埃斯顿之所以被认为是小发那科,除了都是专注于高端领域,拥有相对完善的上游零部件研发能力,成长路径也极其相似,埃斯顿机床数控系统出身,这一点也会在未来,随着机器人细分领域的应用的扩展,需要为企业针对不同的应用开发专门的控制系统上,优势更加凸显。

 

回顾以上企业,在不同的发展路径下,兼并购的共同点也向行业传达了某些信息。对于国产机器人企业来说,找准方向、攻关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和务实前进是“突围”的先决条件。

 


 


我来说两句
人参与 丨 评论0条)
图标
注册 登录    
评论列表
每页 10 条,共 0 条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欢迎投稿

×

邮箱:15236061639@163.com

QQ:60298351

微信:a18137798589

(版权所有 科工网&北京天云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 Copyright 2015 - 2022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0211号-5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