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市场“蛋糕”变小,国产机器人企业能吃到多少?

2019年7月29日 来源:机器人在线订阅号  浏览 961 次 评论(0)

2019年已过半,整个工业机器人行业表面平静稳步增长,内里竞争却暗潮汹涌,国外企业的快速扩张及本土化布局正逐步撕扯着国产机器人厂商的小舟。


整个机器人行业从2017年的爆发式增长,到2018年的一路放缓。在2019年,整个行业的劣势将暴露的更加*,众人纷纷揣测工业机器人行业是否已现拐点?


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


根据机器人联合会预测,作为全球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中国今年的工业机器人销量依旧持续增加,只不过增幅放缓,仅为去年的三分之一左右。


中国市场今年对机器人的需求将增长15-20%,而去年则增长59%。


也就是说“蛋糕”依旧在,只不过会越变越“小”了。


2

增幅放缓,竞争加剧 ,本土厂商腹背受敌


目前全球机器人产业已经进入了快速增长的通道,凭借中国连续六年成为全球机器人市场这一优势,足以吸引众多海内外厂商投资布局,在众多机器人厂家的眼中,中国已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本土化”成为ABB、KUKA、FANUC、安川等外企这些年战略布局的重心,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的同时,深化战略布局,加速本土化进程。



截目前四大家族已全部在华投产,各个国外厂商也纷纷和当地进行产业园区合作。


避开关税、人工之后,将会直接导致其产品价格的下降。显然这会增加国产机器人品牌的压力。


而国内企业也不甘示弱,在产能扩张上的大力投入无一都表明了对未来市场的看好。


由此可见,未来工业机器人市场依旧为增量市场,国产工业机器人厂商与外资工业机器人厂商之间争夺战已然打响。

3

市场蛋糕变“小”,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表现抢眼


从去年市场数据来看,据CRIA统计与IFR初步汇总,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累计销售13.5万台,同比下降3.75%,整体市场销量首次出现同比下降,终的统计数字预计在今年9月对外公布。


其中,自主品牌机器人销售4.36万台,同比增长16.2%;外资机器人销售9.2万台,同比下降10.98%。这使得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市场占有率攀升32.2%,较此前一年上升5.5个百分点,创下历史新高。


数据来源:CRIA与IFR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与上年相比,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销售增速放缓,但依然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长水平,2018年的国产工业机器人从市场份额来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外资品牌销售大幅下滑,增速比起2017年骤然下降。


整体市场环境来看,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依然由外资品牌占主导。


4

市场翻盘战打响,本土工业机器人“独角兽”在哪?


目前我国机器人市场目前仍然以外资品牌为主,国产工业机器人产业较薄弱,面临国内如此巨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潜力,国内企业能“真正”参与其中的寥寥无几。


根据2019一季度胡润大中华区独角兽指数公布的数据来看,机器人行业目前只有大疆和优必选入围,而工业机器人企业数为0。


在当前国外控制系统昂贵,国内技术少的情况下,本土机器人想要打破外忧内患,实现自我突破,这场翻身仗该怎么打?


2018年度中国国产多关节工业机器人出货量排行榜0


数据来源:GGII(不包含协作机器人)


对比不同国内厂商的销售情况,市场表现较好的国内厂商分别是伯朗特、埃夫特、埃斯顿、华数、欢颜、新时达等,相较其他本土厂商,这些厂商起步较早,目前都已具备一定规模和技术实力,未来能否依靠这些企业来开拓本土机器人厂商的一片天?我们都将拭目以待。


5

协作成新蓝海,国产机器人能否借势弯道超车?


2018年中国协作机器人销量6320台,同比增长49.9%;市场规模达9.3亿元,同比增47.62%;2014-2018年,协作机器人销量及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80.15%和64.83%。


中国市场份额争夺战火正酣,市场份额排名前六的企业变动剧烈,凸显市场竞争格局尚未成型。



2017年,优傲仍蝉联国内协作机器人销量榜首,达明、遨博、ABB、大族机器人及Rethink分别位居其次,新进企业为大族机器人。


2018年国内厂商进步*,遨博市场占比逼近优傲,同时,Rethink倒闭出局,国产新晋厂商正在增加。



国内协作机器人产品(部分)


协作机器人国内市场大有可为,对于本土机器人企业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


在传统工业机器人方面,国产机器人企业一直受到核心技术缺乏,关键技术难突破的困扰。


随着市场需求趋于多样化,未来协作机器人将会融入更多高精尖技术,从而达到更高的性要求并适应复杂非结构化环境,如多传感器融合、远程人机交互、搭载3D视觉、赋予“AI大脑”等,柔性、复合、双臂等高性能协作机器人将是新的需求增长点,国内企业可在此发力,实现自己的自主创新。


从专利产品技术参数角度来看,国产协作机器人在负载自重比、灵活性、易用性等方面,部分技术指标能够与国外产品媲美,但在性、可靠性和精度方面仍差强人意,突破目前壁垒产出更具竞争力产品,也将带动一大批国产机器人企业的发展之路。


我来说两句
人参与 丨 评论0条)
图标
注册 登录    
评论列表
每页 10 条,共 0 条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欢迎投稿

×

邮箱:15236061639@163.com

QQ:60298351

微信:a18137798589

(版权所有 科工网&北京天云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 Copyright 2015 - 2022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0211号-5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