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能否成为拉动经济回暖的马车
2020年3月16日 来源:郑州工博会 浏览 913 次 评论(0)
汽车产业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在经历了2年连续负增长后,2020年初又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据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数据显示,2020年前2月,汽车市场零售同比下滑达92%),这无疑对汽车产业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产业下滑催动开始着手改善情况,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密集出台各种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如放宽限购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推进智能汽车发展等。因此,有观点认为:疫情过后将会迎来消费需求的爆发,汽车市场将迎来一波“报复性”上涨。而中国汽车产业“疫后”该如何发展打赢这场翻身仗,是异军突起,还是就此一蹶不振?
疫情下,位居中国企业500强的15家从事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企业开工率仅达59.29%,产能利用率只有36.43%(数据来源:中国企业联合会调查报告),作为行业核心“整车厂”停摆不前,上游零部件企业和经销商环节受“疫”影响按下“暂停键”,尤其在新能源企业的电池、电机等核心零部件面临的较大的供应风险,预期汽车行业2020年受影响产量将超过百万辆,真可谓“危机四伏”。
疫情下,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居民出行思维增强,有行业专家指出,此次疫情将会促使消费者更倾向于私家车出行,刺激汽车消费需求,疫情结束后将会出现集中购车现象,甚可能存在二季度需求集中爆发的可能性。面对持续增长的市场压力,一批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开始密集出台和落地。2月初,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提出,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配额,带动汽车及相关产品消费。之后,各地方政策力度也开始*加大。作为国内汽车产业“风向标”,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纷纷出台政策放宽限购政策。商务部日前表示,将会研究出台进一步稳定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鼓励各地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增加传统汽车限购指标等措施,促进汽车消费。“机遇再现”,或许汽车产业低谷回温的“春”就在接下来的第二季度!
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王斌表示:目前汽车销售网点开门营业和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恢复较为迟缓,短期内汽车销售还将受到一定影响。但中国汽车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汽车消费需求依然旺盛。疫情对汽车行业的影响是阶段性的,随着疫情得到控制,生产生活逐步恢复,后期汽车的补偿性消费需求将显著增加。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汽车业对稳经济稳增长有着重要意义。数据显示,2019年汽车生产总值超过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8%,汽车及相关产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数的1/6左右,尽管近年来汽车业面临较大的发展压力,但另一方面,汽车市场仍然存在很多空间可供开拓。“疫情”会加剧产业的结构性调整和兼并重组,在转型的战略机遇期,再加上疫情的压力,越来越多的企业谋求转型,从扶持产业规模向支持智能化出行技术研发上转变或将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电动化、智能化成为车企“转型”之路,我们看到了大众,通用这样的公司都在谋划电动化转型。
疫情下,对制造业冲击的莫过于企业的供应链体系,以汽车产业为例:零部件供应链失序加剧了汽车制造业震荡,由于中国的供应链紧张,从中国各地辐射到韩国、日本等近邻,进一步渗透到欧洲和美国本土。法国汽车制造商雷诺在韩国的子公司RSM只能间断性停产釜山工厂;菲亚特克莱斯勒发出预警,供应链中断可能在两到四周内威胁到该公司一家欧洲工厂的生产;其实归根结底,是制造业的供应链打了“结”,因为供应链具有强烈的结网效应,工业巨头都想避免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但是确很难做到,尤其是对源头供应商,就如荷兰ASML的光刻机再厉害,它镜头也必须依赖德国蔡司。而在制造业企业中面临的不仅仅是一个ASML与蔡司关系,从生产加工的机床到生产单元的工业自动化在到生产消耗品的备品备件再到数字云。企业想要在市场上寻找到合适的替代设备并不容易,这些恰恰反映的制造业一个大的难题“企业过于依赖一两个主要供应来源”。
而在“疫情”中,相信企业学会一件事就是:如果我有很多相同产品的供应商,那么在出现紧急状况的时候,企业就可以将损失降到小,所以郑州工博会预测:“疫”后将迎来供应链体系的大洗牌,分布式供应链将取代集中式供应链,多元供应商取代单一供应商。但是我们也要正视一个问题:各级供应商都有严密的流程耦合,涉及到几百个工序,一旦完成“生产线认可”,再次改动将是伤筋动骨的大事。如何甄选合适供应商成为企业当务之急!作为可以短时间内汇聚多品类供应商的展会平台,2020郑州工博会将于6月3-6日于郑州会展,携邀1500家品牌供应商,展品涉及:金属切削机床、激光钣金及锻压设备、机床功能附件、工业自动化、生产及过程自动化、工业IT、工业机器人、五金工具、备品备件等。“疫”后企业是否逆势而起,打破企业供应链桎梏,敬请相约郑州工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