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2020年3月15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累计报告确诊新冠肺炎达80860例,累计死亡病例3213例。
新冠肺炎在夺取人们生,给无数家庭带来巨大痛苦的同时,也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根据彭博社近公布的一份各大机构对中国2020年GDP增长的预测显示,2020年中国全年GDP将到5.4%~5.8%区间,一季度则为3.8%~4.8%。多家机构初步预测,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将造成约3000到5000亿元人民币的损失,远高于非典时期的约1000亿元。
冠状病毒疫情影响下各大机构对中国2020年GDP增速的新预测(来源:彭博)
但诚如一枚硬币都有两面,疫情对中国经济也并不只意味着破坏。17年前,SARS冠状病毒的肆虐导致了当时人员流动骤降,实体店受到极大冲击。然而封闭的线下环境却给线上平台创造了机会——疫情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方式,将消费与服务转移了线上,直接推动了阿里、京东等各大电商平台的崛起,同时也带动了移动支付、快递、外卖等一众行业的发展。
1997-2009:B2B电子商务服务企业数量增长图(来源:中国B2B研究)
参考SARS的例子可知,此次新冠肺炎在重创中国经济的同时,事实上也在孕育新“历史机会”。基于疫情所带来的“无人化”和替代人的需求,以及机器人在此次战“疫”中大放异彩,许多人猜测这个“历史机会”在于机器人。
那么新冠肺炎对机器人行业的影响究竟几何?它究竟会不会如同当年的电商一样成为新的“风口”?
疫情对服务机器人的影响
根据中国电子学会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9)》显示,2019年我国机器人市场总规模为86.8 亿美元,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分别占到了市场的25%、66%和9%。其中服务机器人的市场规模为22亿美元,处于高速增长当中。
2019年中国机器人市场结构(来源:中国电子学会《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9)》)
疫情的爆发将进一步加速这种增长。
以医疗机器人为例。为医护人员因工作而感染的概率,减少跨区感染的可能性,同时解决人手不足问题,新冠肺炎爆发期间,各地对等医疗机器人的需求猛增,测温、问诊、消毒、诊疗机器人开始频繁出现在各大医院、商场、交通枢纽、机构和公共场所等地。
作为近几年在机器人领域崛起的新锐势力,猎豹移动与旗下智能服务机器人公司猎户星空积极响应号召,推出了诊疗机器人、疫情防控外呼机器人、智能疫情协作服务机器人和红外测温版智能疫情防控协作机器人等。其中红外测温版智能疫情协作服务机器人是由猎户星空在春节期间紧急研发而出,搭载了红外测温模块,测温精度达到±0.3℃以内,可针对大范围的区域进行“主动巡逻”,“非接触”的精准、快速测温,帮助企业应对复工潮之下的疫情防控。
猎豹移动与猎户星空研发的红外测温版智能疫情防控协作机器人
面对医护人员紧缺,新冠肺炎极大的感染风险,中国工程院院士、机器人工程实验室主任王耀南团队加快技术攻关,紧急研发了智能消毒与巡检机器人、配药机器人和面向病患的双臂协作辅助诊疗机器人等。其中,智能消毒与巡检机器人能够自动无死角喷洒次氯酸消毒液进行消毒,同时还可以自主巡逻;双臂协作辅助诊疗机器人具备语音交互、智能诊断、远程遥控等功能,可帮助前线医务人员在不接触病患的情况下完成测温与看护。
另外,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大疆、一维弦等企业和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也相继研发出了新型医疗机器人。大量医疗机器人的投入使用极大地缓解了医疗资源紧张和公共卫生压力,也让市场和投资者进一步认识到医疗机器人的价值,甚产生“破圈”效应,另普通人也对医疗机器人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预计今后一段时间,医疗机器人将有一轮持续爆发式地增长。
同样在此次疫情中大放异彩的还有物流机器人。
大量AGV、自动化仓的投入使用既解决了疫情时期物流前端人员不足的问题,也保证了药品、防护用品、医疗器材等医疗物资的运输。通过设立在各大城市的“京东亚洲一号” 自动化运营,京东积极采用AGV等机器人设备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仓间调拨、物流中转,将里大量的民生物资储备顺利分发出去,实现协同支援;
另一方面,在物流后端,随着擎朗智能、新松、猎豹移动等配送机器人的相继上线,各大医院医护人员不足的问题得到了有效地缓解,医患交叉感染的风险被大大,同时医院运转效率也得到了提高。此外,为保障居民日常生活,解决物流配送难题,美团、京东等各大电商积极推广智能机器人和无人机配送方案,在避免人员不必要接触的基础上,成功打通了物流的“后一公里”。
另外,送餐机器人、餐饮服务机器人、教育机器人等在此次疫情中也有许多亮眼的表现,预计今后将迎来一轮较快的增长。
疫情对工业机器人的影响
中国工业机器人自2013年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当年工业机器人的销量达到了惊人的36560台,全球占比20.52%,中国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大工业机器人市场。之后中国工业机器人的产量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中国连续多年稳坐全球大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宝座。
变化发生在2018年。2018年9月,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增速放缓,在之后的一年的时间里,产量持续下滑,整个工业机器人行业进入低谷期。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19年10月才有所改善。
2018年8月-2019年9月工业机器人产量月度数据(来源:中国报告大厅)
产量下滑的背后反应的是需求的减少。
一方面,市场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受过去数年高速增长的影响。根据CRIA与IFR统计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产量同比增长了58.1%,这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后续两年的行业需求,从而导致了一段时间内的增速下滑。
另一方面,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应用领域集中在汽车制造、3C、金属和机械等方面,其中国产工业机器人在汽车制造、3C方面所占的比重尤其大,占比分别达到了三成及两成以上。而汽车市场自2018年开始持续低迷,整个行业出现了20多来的首次下滑;作为3C领域的主要代表,智能手机市场在2018年第三季度也迎来了拐点,销量呈现出下降趋势。
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图谱(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根据当前的情况来看,疫情的爆发致使各地人员交流骤减,民众购买力下降,进一步冲击了这些行业,致使制造业整体遭受扰动,继而传导到位于上游的工业机器人行业,导致短期内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受到抑制。此外,对于占据了中国机器人企业数量90%以上的本土系统集成商来说,疫情期间容易出现工程师无法到位,生产线无法调试的情况。故预计一二季度内,工业机器人行业整体将有一个较为*的下降趋势。
但从长期来看,疫情再一次使各行各业意识到生产自动化的重要性,从而催生国内市场对于机器换人的旺盛需求。预计疫情结束之后、下半年工业机器人行业整体订单将有一番上涨,整个行业将迎来一轮新的机遇。
所以上半年,对本土中小工业机器人企业来说将有一轮承压,此时应收紧业务,与各方保持的积极沟通,同时在的指导下“保暖”、“过冬”;而有条件的企业则可抓住相关市场,尤其是医疗市场的旺盛需求,积极参与医疗设备、器械等领域的自动化改造,如新松机器人积极参与了全自动平面型医用外科口罩生产线的研发,拓斯达也因时制宜地推出了全自动一拖二平面口罩机。
随着下半年各地疫情相继结束,市场逐步回暖,各工业机器人企业应抓住市场机遇,一方面积极拓展下游需求端市场,寻找非汽车、3C行业的增长点,既扩展自身业务,也增强企业抗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国产工业机器人企业应增强自身的研发能力,尤其是对核心零部件的研发能力。
据全球的企业增长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的《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产业链概览》显示,中国有七成以上的核心部件依赖进口,其成本占到了整体工业机器人生产成本的60%以上。关键核心部件一直是国产工业机器人企业老大技术难题,尤其是研发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此许多企业更愿意往下游的系统集成商靠近;但近年来在绿的谐波、新时达等一批企业日以继夜地努力下,国产减速器、伺服电机和控制器不断迎来突破,国产替代率持续上升。由此可见,只要坐足了“冷板凳”的功夫,核心零部件的“蓝海”就在眼前。
邮箱:15236061639@163.com
QQ:60298351
微信:a18137798589
“大促狂欢启幕:物流企业如何高效管理仓储运营?” 大促如何打造高效仓库?电商大促期间爆仓、发货慢、错
“本文将介绍如何运用一物一码技术实现产品二维码防伪防窜货的管理方案。” 二维码物流防窜货管理方案现在
2024年度中国软件高质量发展前百家企业01软件前百家企业整体发展情况分析地域分布软件前百家企业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