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产过程中,生产日计划不能够执行到位,很多时候并不是计划本身有问题,而是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产品在生产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类异常。生产异常主要有来料品质的异常、人员的异常、制程品质的异常、设备的异常、环境异常、技术结构的异常等等。
在生产过程中因为有这些异常,就会出现瓶颈,在中小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这些异常和瓶颈是时时会发生的,要想让生产计划能够准时完成,就必须要有一套快速应对、快速处理异常的机制。
异常都是逐渐或临时偏离标准发生的,小的异常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就可能因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而按照几何级数演变成大的异常。因此,对生产异常的分析与防范、及时响应、规范处理,是每个企业都迫切需要关注的焦点问题,同时这也是中小企业工厂生产管理的。
1. 人为因素导致的异常处理
进行岗位*作培训是预防人为因素导致生产异常的基本解决方法之一。特别是对于新员工,培训不合格者严禁上岗。要求员工熟练掌握并严格遵守本岗位的作业要领或生产作业*作规程,加强生产过程控制。
建立有效沟通机制是快速找出生产异常发生原因的关键措施之一。不论是否发生生产异常现象,企业管理者都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态度,建立一个长效沟通机制。有则修正,无则加勉,积极应对。
对*作人员实行权限分级与岗位分级管理,不同权限的人员*作不同的内容,不同岗位的人员*作不同岗位内容,减少工作任务的交叉和重叠,实施“定岗、定编、定人、定责”规范人员管理,减少因人的因素导致的异常问题。
2. 生产设备异常处理
建立生产设备每日点检制度,加强生产设备预防性维修管理。即在设备出故障以前防止其问题的出现,定期关键设备。
班前进行设备常规检查,坚持产品首件检验制度,核实生产设备性能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精准度。
在生产过程中尽量采用工装、夹具等定位装置,以减少或因人工随意*作所引起的*作误差和失误。
3. 生产原材料异常处理
加强原材料的进厂检验和使用前核对工作,确保每道工序使用物料的正确性。
生产计划下达后,相关人员需要立即确认物料状况,查验物料有无短缺,即物料库存数量是否满足生产,进行动态的跟踪和反馈,避免异常的发生。
如果断料,可安排*作人员做加工前准备工作、工位5S、设备保养或其它零星工作,也可安排教育培训、放假等,或与生产管理部门协调做计划变更,安排生产其他产品。
4. 生产方法异常处理
避免*作方法异常的发生,首要的任务便是标准作业指导书的制定及实施,不断优化生产技术参数,保证产品加工质量。
保持工装和夹具的精度,并定期和维护。
加强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的过程控制。
严肃纪律,检查和监督员工是否真正贯彻执行生产*作规程,杜绝私自更改和图纸。
当异常发生后,迅速通知品管、生技或研发等部门,立即采取应对措施。
5. 产品品质异常处理
对生产难度大、不良品较多以及特殊要求的产品,应在生产前做好规划,异常发生时,迅速用警示灯、电话或其他有效方式迅速通知品管部及相关部门,减少和杜绝异常的发生。
加强产品首检、自检、抽检和互检,根据产品的质量要求及复杂程度适当增加专检频次。加强质检人员的质量否决权,管理人员随时巡检,产品销售出库时严格进行检验,杜绝不合格品入库、出厂。
生产部协助品管、责任部门一起研究对策,配合临时对策的实施,以确保生产任务的完成。做好后续的记录,运用QC工具(如柏拉图、因果分析图、直方图等)进行统计分析,积极寻找根治异常的方法。
6. 生产计划的异常处理
根据市场发展的趋势,在制定生产计划时要具有一定弹性,以便出现异常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迅速合理的调整计划;
安排因计划调整而遗留的产品、半成品、原材料的盘点、入库、清退等处理工作;
安排人员以快速度做好计划更换的物料、设备等准备工作。
订单如若超过交期,可提醒生产人员加紧生产进度,保证客户交期。
订单下达时触发提醒,提醒生产人员及时开始生产。
上一道生产工序完成触发委外提醒,提醒相关委外*作人员及时委外给供应商处理。
上一道生产工序完工触发提醒下一道工序的人员开始作业,防止中间交接时间过长。
停线触发异常,可查询是哪个设备哪道工序引起的暂停,提醒对应用户及时解决问题,重产。
检查设备发生异常及时提醒,具体到某个人员在何时发现了哪种类型的异常。
邮箱:15236061639@163.com
QQ:60298351
微信:a18137798589
一、国家高度重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推出政策指引方向中小企业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
一、国家高度重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推出政策指引方向中小企业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
白宫彻底的慌了,将要紧急设立一个特别工作组,以应对因对我国加征关税而造成的供应链危机。据央视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