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推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鼓励制造业企业开展物流智能化改造,推广应用物流机器人、智能仓储、自动分拣等新型物流技术装备。未来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之路该怎么走呢?
近日,发改委会同工信部等13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推动物流业制造业 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进一步推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制造业则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全社会物流总需求的主要来源。当前,我国物流业制造业融合发展趋势不断增强,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动融合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不过,发改委也指出,我国物流业、制造业融合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融合层次不够高、范围不够广等。特别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推动复工复产期间,物流业制造业联动不够等问题凸显。
针对存在的问题,《实施方案》提出了相对应的发展任务。
一方面,《实施方案》从企业主体、设施设备、业务流程、标准规范、信息资源5个关键环节,对促进物流业制造业全方位融合提出明确要求,推动解决制约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主要障碍。例如,在促进设施设备融合联动方面,要积极推进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建设,支撑制造业高质量集群化发展。在促进业务流程融合协同方面,要推动制造企业与第三方物流、快递企业密切合作;加快发展高品质、化定制物流等。
在快递物流人士徐勇看来,提高物流企业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可以有效适应制造业发展需求。“目前,个问题是快递物流业为制造业提供服务方面缺乏一站式解决方案,特别是在产业链和供应链方面。物流业在供应链解决方案上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应该通过一站式解决方案去成本;另外一方面是需要上游企业,特别是制造业去提高它的附加值。第二个问题是个性化服务的问题。整个制造业包含不同的行业,比如汽车行业、高新技术行业等。物流业应该按照不同的门类、不同的行业,制定不同的物流服务标准或者一个解决方案。这对物流业而言,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但是还需要制造业去配合。”
另一方面,《实施方案》聚焦大宗商品物流、生产物流、消费物流等6个领域,明确了推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的主攻方向。在关键环节上,促进工业互联网在物流领域融合应用,建设物流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在领域施策上,鼓励制造业企业开展物流智能化改造,推广应用物流机器人、智能仓储等新型物流技术装备等。
复旦大学公共经济研究主任石磊指出,物流业制造业融合发展需要补短板。其中,促进工业互联网在物流领域融合应用,将解决信息的匹配与对接。石磊说:“融合要解决信息技术条件的支持。目前,这方面的基础性条件是不错的,衔接还存在匹配与对接的问题。
工业互联网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各个加工环节通过物物相连,提高效率、成本;另一个是跟数据平台上的服务性企业相关,如何借助于智能化的技术和数据匹配技术,以及互联网区块链的技术来高效率地找到配套的物流配送机构,这样可以减少货物在流通过程中的耽搁和闲置,这个可能是未来发展的。”
我国曾经推出过促进物流业制造业“两业联动”政策,强调加强制造业与物流业间的相互协同、相互促进。而新发布的《实施方案》则是在“两业联动”的基础上,更加突出“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物流业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将不断提高我国制造业在全球的竞争力。
邮箱:15236061639@163.com
QQ:60298351
微信:a18137798589
白宫彻底的慌了,将要紧急设立一个特别工作组,以应对因对我国加征关税而造成的供应链危机。据央视新闻报道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当今企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趋势,对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通过运用数字化
3C电子行业,历来被视为机器人产业下游出货的三大基本盘之一。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