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精密公司,9年营收暴增60倍,市值超3100亿!老板曾是“富士康女工”!
2020年10月21日 来源:机加工前言 浏览 650 次 评论(0)
近日,手握苹果和华为两大客户的立讯精密(002475,SZ),总市值已超过3100亿元,超越海康威视,成为中小板市值新冠军。自公司2010年上市2019年末,公司的收入水平从10.11亿元增625.2亿元;净利润从1.16亿元增长47.14亿元,成为国内的连接器龙头企业。
而凭借着立讯精密节节拔高的业绩和股价,公司董事长王来春在过去一年身家也相应水涨船高,暴涨207%,达到580亿元。与其他女企业家相比,王来春行事*低调,但从富士康首批流水线上的女工到目前掌舵3000多亿市值的立讯精密,她的经历有着更多白手起家的传奇色彩,同时也备受外界关注。王来春的成功,除了充分受益高端连接器制造业往中国转移的大势,但更多的取决于自身的努力和抓住机遇,站上了苹果与富士康这样的“巨人肩膀”。不过,通讯技术的更替往往催生行业洗牌。诺基亚是2G时代的王者,而3G时代,以苹果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开始崛起;在3G向4G切换的过程中,当年“中华酷联”如今只剩华为一家独大,这次的5G也势必带来3C产业的激变,立讯精密未来究竟能走多远呢?1980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在政策的支持下,凭借土地、人工成本低等优势,深圳享受着“三来一补”加工制造的红利,劳动密集型企业持续涌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的口号今还能让人感受到那个沸腾的年代,在此背景下,催生出王石、郭台铭等敢拼敢闯的企业家。
1988年,富士康从广东澄海、潮州、丰顺等地招来首批150名员工,其中,来自澄海的21岁农家姑娘王来春便成为富士康旗下“海洋电子接插件厂”的一员。在富士康,王来春一干就是10多年,从底层的流水线开始,凭借吃苦耐劳的精神,一步一步走上了 “课长”岗位。
她常说的一句话是:“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1999年,32岁的王来春在积累了众多人脉、资源以及先进管理方式后,从富士康离职,和哥哥王来胜搭档,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但做的还是她熟悉的代工业务。虽然公司业务基本与老东家富士康类似,但出人意料的是,富士康和郭台铭反而给了她很大的支持,从富士康源源而来的订单,是立讯精密早期快速发展壮大的关键。在多年后立讯精密上市提交的招股书中可以看到,2007年2009年,公司向富士康销售产品的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47.73%、56.46%、45.38%,是当之无愧的大客户。王来春为何能得到富士康的大力支持,原因众说纷纭,但可以肯定的,王来春的创业很成功。2010年,立讯精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王来春的身家高达23亿。曾经的打工妹彻底改头换面,成为了中国富豪榜的其中一员。但在富士康的日子给王来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便离开已长达20多年,王来春的身上也能展现出富士康文化的烙印,她认为,自己从富士康学习到了很多。2010年刚上市时,立讯精密的业务线较为简单,主要是生产电脑连接器产品,服务于联想、同方等品牌厂商以及富士康、伟创力等EMS厂商。2010年,公司的营收只有10.11亿元,对应的净利润为1.16亿元,不过,发展2019年,公司营收上升为625.2亿元,利润也相应上涨47.14亿元。9年时间,立讯精密的营收、利润分别增长了60倍、40倍,除了大客户苹果外,主要客户还包括华为、联想、惠普、戴尔、微软、谷歌、亚马逊等知名企业,成为国内电子行业精密制造的龙头企业。而从股价涨幅来看,2010年上市以来则上涨了46倍。华南地区的代加工厂多如牛毛,为什么立讯精密能脱颖而出呢?事实上,这与上市后立讯精密不断通过并购、参股、新设的方式进行纵向垂直整合与横向业务拓展有关。其中,有两笔并购意义非凡。2010年末,立讯精密收购博硕科技(江西)有限公司75%的股权,完善了线束加工和接单能力,并进入消费电子领域;2011年,公司收购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60%的股权,顺利切入苹果电脑笔记本产业链。立讯精密的频繁并购还在继续。2012年,立讯精密参与定增入股台湾宣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充实Type-C连接器市场,并同时完成对珠海双赢柔软电路有限公司的收购,切入FPC领域;2013年,立讯精密的版图进一步扩大,公司取得了 iPhone lighting线、iPad lighting线和 Macbook电源线订单;2014 年,公司完成对丰岛电子科技(苏州)的收购,进入热门的可穿戴领域,并在当年获得 Apple Watch无线充电模块订单。不过,将立讯精密推向高点的还是公司对声学领域的布局。2016年,立讯精密投资并控股美特科技(苏州)有限公司;2017年初,立讯精密先后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东莞立讯拿下了惠州美律及上海美律51%股权。自此,立讯精密切入声学领域,这为立讯精密拿下AirPods的订单奠定了基础,而日后风靡全球的AirPods也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2016年9月,iPhone7发布,在为数不多的创新中,取消 3.5mm耳机接口改用lighting接口,并推出无线耳机AirPods是发布会上的亮点。苹果原计划于2016年10月底上市AirPods,但经过两个月的跳票后,终于2016年年底才上市,并且AirPods上市后一直供不应求。
AirPod的生产并不简单:一对耳机以及充电设备共有28 个主要组件以及数百个元器件,耳机内集成了6颗传感器,精密程度高,模组集成难度较大。起初,Airpods 的生产组装厂为英业达,但其制造良率和扩产意愿始终不佳,随后苹果的订单逐步向立讯精密转移。在经历产能爬坡后,2017年底,AirPods订单的交货时间已经缩短到不到3天。
Airpods的大量代工标志着立讯精密在高复杂度和精度的智能硬件制造、规模生产上的实力,也让立讯精密实现从零部件到整机代工的突破。2017年年底,苹果CEO蒂姆·库克访华,立讯精密成为其参观的供应商之一。他在微博上发文称,“立讯超一流的工厂将了不起的精良和细思融入AirPods的制造。”而王春来则表示,“能与凤凰同飞的必是俊鸟。”身为苹果核心供应链的好处不言而喻,不仅能分享苹果带来的红利,还能形成良好的广告效应,但众所周知,苹果对供应链产品的品质要求*之高。据一位跟王来春有过沟通的人士透露,王来春曾坦言,(为苹果产生)说没压力是假的,我们要默默把自己的产品做好。事实上,作为草根出身的民营企业家,王来春在创业时期尝尽了艰辛,即便成为了富豪,大事小事依然事必躬亲一把抓。“底下的高管都很怕她,很多东西管得很细致。”此外,王来春把富士康的管理经验带进了立讯,坚持标准化和自动化的生产,严格管控品质。“如果产品出现问题,会追根究底。”上述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于立讯精密的发展历程,砺石商业评论创始人刘学辉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公司有三个核心逻辑,,公司创业初期富士康给了稳定的大订单和资源;第二,立讯精密一直在做一个科技公司应该去做的东西——投入研发,追求生产品质、满足高标准厂商的要求;第三,采取兼并收购的手段打开公司成长的天花板。另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深分析师则表示,立讯精密的成长历程跟富士康很像,都是从连接器起家,后续开始做一些零部件,慢慢走到给苹果做组装(AirPods)。而公司近股价涨得好、市值高,或许与公司将切入组装有关。日前,有消息援引知情人士说法称,苹果建议立讯精密对iPhone、MacBook金属外壳提供商可成科技实施重大投资。但上述分析师告诉记者,“截目前,仍未确定到底谁会投资可成科技,除了立讯精密,蓝思科技也在谈,因为机壳的单价比较高,两家公司都想做。”另外,分析师还指出,立讯精密一路发展壮大的手段有可取之处。“首先,虽然上市后公司进行了频繁的收购,但由于不涉及上市公司之间的收购,所以价格较为合理、并购的风险也比较低。同时,收购的公司几乎都围绕在苹果产业链上,较为聚焦,立讯算是苹果不错的合作伙伴。”在专注消费电子领域的同时,王来春还通过各项收购进行横向的业务拓展,意图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全方位连接方案提供商,实现一站式的服务。其中,立讯精密瞄准的其他领域分别为汽车电子和通讯。2012年和2013年,立讯精密分别通过收购福建源光电装55%股权与德国SUK 100%股权布局汽车相关业务。但截目前,相对于消费电子业务而言,当前立讯精密的汽车业务体量还比较小,2019年年报显示,公司汽车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收入为23.61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为3.78%。继汽车电子后,通讯也有望成为立讯精密的下一个增长点。2016年2019年,公司通讯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营业收入分别为10.55亿元、16.55亿元、21.52亿元以及22.37亿元,业务收入数额逐年增大。近年来,立讯精密的业绩涨幅堪称波澜壮阔,而其业务在保持苹果供应链优势地位的同时,也从单一的连接器,多元化发展为射频天线、声学、无线充电、马达、蓝牙耳机等零组件、模组与配件类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电脑及周边、通讯、汽车及医疗等领域,这也意味着立讯精密构建起较深的护城河。但不容忽视的是,立讯精密多元化战略反而加深了对大客户(苹果)的依赖。根据近年来的财报显示,2016年~2019年,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分别为56.6%,60.5%,68.4%,以及77.04%,其中,大客户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从2016年的33.18%一路上涨2019年的55.43%,显示大客户出货增量对公司营收增速产生巨大贡献。对此,立讯精密在2019年年报中也谈及客户相对集中的风险。“目前,公司客户集中度相对较高,并且短期主要集中在消费电子领域。若重要客户发生严重的经营问题,公司也将面临一定的经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