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历史不难发现,供应链是产销环上最敏感的神经,原本精致高效的供应链在疫情等不定因素下往往是非常脆弱。在2020年疫情开始之初,受企业复工时间推迟、外地春节后返工人员面临隔离期、复产工人缺乏口罩等防护条件等影响,物流运力受到了显著影响,对制造业的用工、库存、生产、运输、订单等均产生猛烈了冲击。
时至今年3月,新冠疫情再次反复,深圳、上海等多地迎来停工停产,全阵以待抗击病毒。3月14日亚洲最大电子产品集散地华强北、拥有数十万工人的富士康深圳厂区,先后陷入停摆。毫无疑问这将造成电子产品的积压与滞销,如果疫情管控时间延长,将对上游厂商及整体行业带来波动。
这样的考验并不是第一次到来,却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在疫情到来的近3年内,来自世界各地的供应商和制造商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考验与风险,如供应短缺、运费价格高涨、需求预测困难、港口拥堵、 消费者体验等。在疫情、国际局势等多重不确定因素叠加之下,企业如何快速打响供应链保卫战成为企业生存发展必经战役。
供应链物流已经发展近百年历史,但供应链的挑战将在一定程度上持续下去。毕竟在消费主义时代,消费者在产品上的需求增加、商品交易渠道、营销等方式的大突破,更为大众购买力再添一把火,不断攀升的消费需求驱使着全球供应链的持续运转。
严峻考验与旺盛需求之下,供应链安全成为继扶贫、环保、风险三大攻坚战后,需要重视第四场战役。如何应对这一挑战,主要需从以下几点出发:
现在的供应链节奏越来越快,减少库存,追求零库存,尽可能提升资源利用率。过高的库存固然是不正常的,但过于追求零库存,也会带来很多的风险。
有句老话说的好:“家中有粮,心中不慌”。企业不仅要一时的发展速度,还要考虑如何活得长久,不仅能沐春风,更要能抗严寒。
为此,从经营企业的角度,针对长交期的核心物料,对于重要设备的备品备件,要考虑其一定的安全库存,当库存低于安全警戒水位时,要及时补货。如下是一个企业的安全库存警示图:⬇⬇⬇
无论是前几年日本大地震对整个世界供应链协同的冲击,或者19年7月份日本突然中断对韩国核心化学原料的提供,还是美国突然宣布对华为的销售禁令,都充分暴露了,供应链依赖单一的来源,其抗风险能力是非常低的。
为此,企业需要审视自己核心物料的供应商清单,查看其是否过于集中,若有条件,最好发展一家以上的次要供应商协同送货,即便当灾难发生时,能够有效的应对。下面是笔者所使用的一些系统功能示意:
扩大采购范围,也许是地理范围,以增加供应链中的选择和数量。通过发展多个供应商关系,供应会更加灵活,并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
以上环节均需基于数字化供应链体系。归根结底,打造数字化供应链是应对挑战的正确解法。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龙头企业保链稳链工程,维护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在其中,供应链的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化尤为关键。
事实上,全球各国都极其重视数字智能技术在供应链管理和数据安全中的应用,最近几年中国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数字化能力也大幅提升。通过工业互联网+数字供应链,大幅度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抵御疫情等线下突发事件冲击的能力,在另一方面提高工厂的智能化水平和供应链的敏捷管理能力,让生产更加“聪明”,让供应链更加“柔韧”。
作为数字化转型服务商,鼎捷软件提供通过SRM平台,有效实现供应链互联互通,智慧化。管理目标将从关注从供应链上下游的协同到关注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通过产业平台来消除产业链浪费,实现供应链的共享共赢。以下为供应链协同体系五大关键路径:
1.询比价与订单协同:供应商协同管理系统可实现自定义比价成本构成,快速比对多个外协厂商的料、工、管费;图纸实时上传并下发给指定供应商,并进行有效的版本控制;订单实时下发、供应商生产进度及库存实时上报,生产进度一目了然,若有异常及时干预。
2.供应商发货协同:通过交期控制,防止过早交货造成爆仓;送货预约申请,确保收货平准化;送货单格式统一化,便于采购方实时核对收货;送货物料标签规则统一格式打印,将产品追溯延伸到供应商端。
3.进场物流协同:借助专业信息系统减少操作环节,有效提升作业效率;进料检验急料任务置顶,可防止任务超期;待上架位置指引,便于快速确认接收地点。
4.加工物流-物料领用:通过仓储管理软件配合电子看板+移动扫码设备,可快速准确找料,集中合并拣货,提升拣货效率;同时具备灵活设定物料条码设定按照管理维度、任务实时合并、减少无效行走等功能。
5.成品库管理协同:从实物标识、入库管理等方面着手,实现发货明细关联、终端实时查询,从而达到防伪防串货。
邮箱:15236061639@163.com
QQ:60298351
微信:a18137798589
“大促狂欢启幕:物流企业如何高效管理仓储运营?” 大促如何打造高效仓库?电商大促期间爆仓、发货慢、错
“本文将介绍如何运用一物一码技术实现产品二维码防伪防窜货的管理方案。” 二维码物流防窜货管理方案现在
2024年度中国软件高质量发展前百家企业01软件前百家企业整体发展情况分析地域分布软件前百家企业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