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同比微增,焊接机器人起量“拐点”在哪?
2023年10月23日 来源:高工机器人 浏览 158 次 评论(0)
作为“钢铁裁缝”,焊接的应用空间十分广阔。从钢铁累计产量来说,与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钢产能位列第一。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焊工的数量为3000万。“近几年,焊工已经成为了较为紧缺的工种。”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所长卢瀚宸在2023(第二届)焊接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峰会表示,从焊接到自动化的机器人应用,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但这个过程是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从技术类型来看,焊接机器人的工艺分类有点焊、弧焊、激光焊接和搅拌摩擦焊等。在大环境的影响下,焊接机器人的发展也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尤其是在焊接机器人种类里占比最大的弧焊机器人,销量下滑。GGII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市场弧焊机器人销量3.08万台,同比下滑25.96%,2023年上半年弧焊机器人销量1.45万台,同比下滑5.84%。随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以及汽车轻量化需求的驱动,对焊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推动了各种焊接技术的发展。其中,激光焊接技术已成为在新能源汽车及电池制造过程中常用的焊接技术。GGII预计,2023年中国市场焊接器人销量为5.08万台,同比增长3.25%,其中弧焊机器人预计销量3.15万台。从内外资品牌占比来看,国内品牌上升幅度明显,尤其是在焊接领域,国内品牌的增长明显高于外资增长。但从金字塔的分布来看,塔尖的厂商还是以外资为主。例如,在点焊机器人领域。点焊机器人一般是通过机器人末端的焊钳来实现,一般搭配重型六关节机器人,多以160-210Kg级别机器人为主,外资仍占据主导。在弧焊机器人领域,弧焊设备较小且轻,一般配搭轻量型六关节机器人,多以6-20Kg级别机器人为主,国产企业主要聚焦在弧焊领域。焊接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汽车整车及零部件、3C电子制造、金属制品、工程机械、钢结构、船舶、两三轮车及其他一般工业。2023上半年,汽车制造业对焊接机器人的整体需求相对平稳,不同车系间的景气度差异较大;3C电子及金属制品行业仍处于下行周期,机器人需求下降明显;工程机械行业需求略有下滑;钢结构及船舶行业订单回暖,对机器人需求有所增加;其他一般工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卢瀚宸表示:“短期内,焊接会受到下游应用的影响,增速放缓,但从长期来看,焊接前景广阔,制造业对自动化焊接需求依然迫切。例如,按每100吨钢铁需要4台气保焊焊接设备测算,则需要(10000万*0.6/100)*4=240万台焊接电源,假设10%用机器人焊接,则需要24万台焊接机器人。”新的需求倒逼着焊接技术的发展。例如新能源汽车车身涉及到的新工艺,一体化压铸和轻量化车身,将会对焊接机器人带来新的应用机会,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卢瀚宸介绍,很多新能源车企对于新型焊接工艺的需求会慢慢衍生出来,或许和过往的点焊需求不一样。随着新材料的引入,焊接毛坯和铆接也可能成为最突出的连接技术;针对铝合金材料,搅拌摩擦焊、激光焊、激光-电弧复合焊、真空电子束焊有望发挥更大的价值。此外,3D视觉和工业机器人的搭载率也越来越高。随着3D视觉技术的发展,通过自主识别焊缝及免示教,可以直接根据视觉系统的图像处理结果来控制机器人的运动和焊接过程,不仅能够大幅提高焊接的效率,同时还能够保证焊接的质量和稳定性,3D视觉+焊接机器人在工业场景的渗透率不断提高。卢瀚宸判断:“3D视觉+工业机器人正从非工艺场景向强工艺场景延伸渗透,其中焊接/切割会是最大的工艺场景之一。”GGII数据显示,2022年搭载3D视觉的工业机器人数量超过1万套,其中在焊接机器人领域的数量约1350套,渗透率接近13%,预计到2027年,3D视觉+工业机器人数量有望超过6万套,届时3D视觉在焊接机器人领域的数量将超8000套。从终端的角度而言,终端需要易用易操作、好用、智能、价格低的焊接机器人。但事实上,焊接机器人行业发展至今,仍然面临着机器人使用率低、不同行业需求差异大、示教繁琐、工件尺寸和重量大、来料一致性差、工装夹具非标等问题亟待解决。然而,目前焊接机器人技术进步、迭代缓慢,焊接自动化厂商能否抓住机遇焕发第二春,新技术的进步和提升至关重要。当技术、产品、成本达到“痒点”后,焊接机器人有望迎来起量“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