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挂牌:从奔赴到逃离
2013年底,证监会宣布新三板扩大到全国,对所有公司开放,新三板的出现为机器人企业开辟了一条新的出路。
(注:高工机器人根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
2014年至2017年,掀起了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对新三板挂牌的热潮,拓斯达、利和兴、远荣智能、江苏北人等机器人企业踏上了新三板挂牌之路,并成功挂牌新三板。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30日,新三板挂牌企业家数11630家;1353家属于创新层,10277属于基础层。(注:以上数据包括机器人产业链企业)
对于这些机器人企业而言,新三板挂牌有几大益处:一是可以帮助企业更快的融资,以加大研发力度、丰富产品线、扩大市场占有率,巩固行业地位。二是,企业背后的“金主”希望将企业推向新三板市场,分散自己的投资风险,缩短投资周期,完成退出渠道。三是企业挂牌后的股票溢价和定向增发渠道,可以帮助企业改善自身的债务问题。
但事实上,积极挂牌的企业发现,挂牌新三板并未获得太多的资金助力。2018年,机器人行业急转极下,“寒冬”来临,挂牌新三板的企业马太效应明显,业绩两极分化。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5月24日,有36家新三板机器人公司发布2018年业绩。36家企业2018年营收总额41.6亿元,净利润总额3.39亿元。
当初的热情已然不在,已经挂牌的企业摘牌兴趣浓厚。2018年,新三板企业数量进入负增长,挂牌速度赶不上摘牌速度。2018年新增挂牌企业577家,1517家企业陆续离开新三板,平均每天摘牌6家。与2016年和2017年分别净新增5034家、2176家挂牌企业相比,差距明显。
“逃离”新三板,转到“主板”、“科创板”或“创业板”成为“真正的上市公司”,成为部分企业秘而不宣的共识。
创业板:潜力无限
2014年初,证监会副主席姚刚就曾表示:“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一定标准即可转板,经过公开发行审核和新股发行上市两个程序成为上市公司。”
(注:高工机器人根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
在新三板优势渐渐褪去的时候,以拓斯达为代表的企业纷纷走上了创业板IPO之路。创业板为暂时无法在主板上市的创业型企业、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产业等需要融资和发展的企业,提供融资途径和成长空间的市场。
据了解,拓斯达在2014年挂牌新三板,2017年摘牌,转为创业板。2017年,拓斯达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及成套装备包括直角坐标机器人和多关节机器人应用方案两类,现如今,拓斯达正在加快布局新产品的研发,SCARA机器人、六轴机器人产品线进一步丰富。
与拓斯达转板不一样的是,以昊志机电、固高科技、迈赫机器人为代表的企业一开始就选择了创业板。2016年,昊志机电在创业板上市。彼时昊志机电的机器人核心功能部件谐波减速器和摆线针轮行星减速器已处于研发实验室测试阶段,如今昊志机电形成了14至50型号的减速器,速比涵盖30-160,已经形成完整的产品族谱。
2023年,固高科技在深交所敲响了创业板上市钟声,知名学者李泽湘是其创立人之一。成立二十余年来,固高科技已为2,000多家装备制造商累计部署超过60万套先进运动控制系统。
迈赫机器人在2021年创业板上市。作为一家系统集成商,迈赫机器人近年来也在不断斩获大订单。公开信息显示,迈赫机器人在2022年拿下比亚迪3个项目,中标价合计约4.90亿元。
现如今,创业板迎来了一波小高潮,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创业板上市,例如飞沃科技、昆船智能等企业,思泰克目前已完成注册,上市指日可待。
科创板:首选之地
2019年,科创板开闸带动了机器人上市热潮。科创板设计了五套标准,包括市值、营收、经营活动现金流、研发投入和产品的技术优势等综合因素,淡化利润指标。
对于机器人企业而言,科创板扶持硬科技、试点注册制,对机器人产业是重大利好。上交所曾表示:“科创板设立就是希望资本市场能够支持拥有核心技术、市场占有率高、属于高新技术产业或者战略新兴产业,并且达到一定条件的企业上市。而机器人及人工智能是硬科技的重要组成,是科创板重要关注的领域。”
此前挂牌新三板的部分企业开始转战科创板。相关数据统计,2019年已受理的科创板企业已超过25%左右来自新三板。其中在科创板受理的6家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博众精工、瀚川智能、利元亨、天准科技、江苏北人)中,天准科技、江苏北人此前曾挂牌新三板。而江苏北人也成为了科创板上市申请获上交所受理的首家新三板企业。
现如今,科创板已成为机器人企业IPO的首选之地,埃夫特和利元亨、禾川科技等机器人企业先后在科创板上市。
例如,埃夫特自2020年上市以来,一直遵循着两条发展路线,一是打灯塔,埃夫特把自身的产品导入头部客户的工厂里,做出标杆项目;二是拓渠道,不断拓展销售渠道。目前,埃夫特的机器人销量已成功突破“万台”大关。
利元亨于2021年在上交所科创板挂牌,目前已与新能源科技、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蜂巢能源、欣旺达等厂商建立了合作关系。
禾川科技在2022年在在科创板上市以来,不断推出新产品,2023H1禾川科技全新一代Y7S伺服产品、全新一代M系列控制产品、光电传感器HSE-SF系列正式上市。
据统计,科创板上市公司从2019年首批的25家扩容至546家(截至2023年7月),IPO募资总额超8500亿元。高工机器人根据可查询到的信息不完全统计,十年来上市的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大约有117家。其中,便有46家选择了科创板。目前,还有一部分企业正在努力冲刺科创板,如长光辰芯、思哲睿、节卡机器人等。
(注:高工机器人根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
主板:路虽难,行则将至
事实上,除了科创板和创业板外,选择主板上市的企业亦不少。相较于科创板和创业板,主板上市条件相对较严格,对发行人的营业期限、股本大小、盈利水平、最低市值等方面的要求标准较高,上市企业多为大型成熟企业,具有较大的资本规模以及稳定的盈利能力。
(注:高工机器人根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
十年里,以埃斯顿、中大力德为代表的机器人企业选择了较为艰难的主板上市。自上市以来,埃斯顿和中大力德取得了质的飞跃。
例如埃斯顿成立于2002年,在2015年3月20日成功在深交所主板上市。据了解,埃斯顿从2010年起便开始研发工业机器人,目前已经拥有64款工业机器人产品,包括六轴通用机器人、四轴码垛机器人、SCARA机器人以及行业专用定制机器人,工作负载从3kg到700kg。
中大力德在2017年深交所主板上市,彼时的产品有精密减速器、传动行星减速器、各类小型及微型减速电机等。经过近几年发展,目前中大力德已经成功拥有减速器、电机、驱动器一体化的完整产品线,细分产品已达上千种。
北交所:IPO中的新贵
此外,高工机器人注意到,北交所也成为了机器人企业的另一选择。2021年,北交所正式开市,与科创板聚焦的“硬科技”不同的是,北交所服务的是“更早、更小、更新”对象,一些从新三板精选层也平移至北交所上市。
(注:高工机器人根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
例如2017年巨能股份在新三板挂牌后,于2023年登陆北交所首发上市;舜宇精工于2023年2月在北交所上市,并从新三板摘牌,而灵鸽科技也奔跑在北交所上市之路,机科股份目前已完成注册。
从新三板到北交所,不难看到企业们对上市的“执念”。机器人属于长坡厚雪的赛道,市场长期被国外品牌垄断,国内机器人企业要改变现状,技术研发的投入必不可少。加上对市场的铺垫、开拓等,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希望已经上市的企业可以借助资本的舞台,做大做强,推动中国机器人的发展。
退市:是落幕亦是新生
当然,上市不是一家企业的终点,不可否认的是,部分企业上市之后,企业发展更上一层楼,但还有部分企业上市以后,经营不及预期,黯然落幕,选择了退市的无奈之举。
风光无限,实际暗含隐忧。部分上市企业上市以后业绩连年亏损,股价低于面值,最终退市回到“原点”。
例如伯朗特。伯朗特收到终止股票挂牌公告的日期是2022年11月28日,理由为最近两个会计年度的财务报告均被注册会计师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根据规定,全国股转公司决定终止公司股票挂牌。2023年3月30日起,伯朗特复牌,但同年4月14日终止挂牌,意味着伯朗特正式从新三板终止挂牌。
专注于自动化系统集成、机器人、3D打印的厂商洁誉科技。在2016年新三板挂牌,2019年12月,由于挂牌公司未在规定期限内披露2019年半年报告,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对洁誉科技做出终止挂牌的决定。
手术机器人厂商泰坦医疗。泰坦医疗公司(Titan Medical)是一家总部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市的医疗设备公司,专注于单孔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RAS)。2018年6月,泰坦医疗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2021年12月,纳斯达克向该公司发送了一份遗憾的通知,原因是该公司未能达到最低投标价格要求。2023年3月10日,泰坦医疗从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除名。
对于这些退市的企业而言,退市也并不意味着被判“死刑”,退市企业可以重新梳理企业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或许重新上市的周期会变得很长,需要数年的努力。过程困难重重,但并非不可能。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如中国的小米公司和美国的特斯拉公司都曾面临退市风险,但最终通过改善财务状况和经营计划成功重新上市。
十载光阴已为历史,但行业的发展仍在继续,以2023为一个十年的句号和起始站,下一个十年,还有谁在奔赴上市,书写峥嵘岁月?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以下附上2013年-2023年上市的机器人产业链企业(注:不完全统计):
邮箱:15236061639@163.com
QQ:60298351
微信:a18137798589
“大促狂欢启幕:物流企业如何高效管理仓储运营?” 大促如何打造高效仓库?电商大促期间爆仓、发货慢、错
“本文将介绍如何运用一物一码技术实现产品二维码防伪防窜货的管理方案。” 二维码物流防窜货管理方案现在
2024年度中国软件高质量发展前百家企业01软件前百家企业整体发展情况分析地域分布软件前百家企业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