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转型加剧,工业机器人产业按下“加速键”

2023年12月26日 来源:每日机器人峰汇  浏览 107 次 评论(0)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机器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事实上,机器人比想象中还要早地进入我们的生活,不过不是家居,而是制造领域。


近年来,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加速及劳动力成本逐年提升的大环境下,工业机器人在简单且重复性较高的应用场景中的使用需求日趋上升,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完善,也使得越来越多行业将机器人作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工业机器人+”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产业模式。

2023年2月,工信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提升制造业机器人密度,推广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创新应用模式和显著应用成效的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行业的应用深度与广度。在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迅速。

“机器换人”加速,工业机器人打开更大市场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机器人累计完成产量44.31万套,首次突破40万套,稳居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2023年上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实现22.21万套,同比增长5.4%,预计2023年全年工业机器人产量将达48.25万套。

与此同时,“机器换人”热潮的兴起,不仅为行业带来新发展机遇,也将一批以研发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科技企业推进发展的快车道,而珞石(山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珞石」)便在其中。

珞石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专注于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等系列化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平台化产品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为基础,面向汽车零部件、3C电子、金属加工、储能以及医疗等多个领域,提供智能、高效、安全的工业机器人产品和自动化解决方案。

在产品研发方面,珞石新一代柔性协作机器人通过赋予机器人智能力觉与视觉,使原来示教-执行的开环执行过程,变为能够与环境动态交互的智能闭环执行过程,吸合式抱闸配置和动力学前馈补偿,使得机器人位置保持精度±0.1mm,达到与环境及人安全、准确交互的目的,以更具创新的技术特性,将机器人拓展应用到更广阔的场景中。

除此之外,珞石自主研发的高性能机器人控制系统,基于全动力学模型控制,配备OptiMotion规划技术,可提高机器人运动速度30%;路径修正技术,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不断迭代学习误差模型,动态自动修正路径误差,使路径误差收敛趋于零;振动主动抑制技术,采用传感器实时采集机器人振动信号,结合柔性动力学模型和振动抑制算法,处理得到修正控制量,可快速消除振动。

珞石在山东拥有年产能超2万台的自有工厂,已建立起覆盖全球的销售、技术支持、自动化解决方案服务体系。迄今为止已取得国内外研发专利及科技大奖300余项,得到业内多方认可。正是依托深厚的科研实力,珞石成为国产机器人领域为数不多能够覆盖工业、协作全产品线的企业。

为持续开拓工业机器人的研发之路,2022年,珞石投资5.1亿元,新建生产车间、产品测试区、全厂采取自动化设计,37分钟即可完1台工业机器人本体装配。该项目以百亩智能制造产业园为依托,以服务智能制造为核心,定位于发展工业机器人及柔性协作机器人产业,打造集产业研发、核心零部件制造、系统集成以及机器人本体制造的完整产业链条为特色的产业集群。

从制造到智造,解锁智慧场景下的“山东密码”

提到工业机器人产地,人们的第一印象多半不会想到山东,但无论是先进制造中较为常见的生活服务类机器人、康复类机器人,还是巡检机器人,都有着“山东制造”的身影。并且作为中国制造大省,山东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化工等先进制造行业发展迅猛,下游市场需求旺盛,这也为工业机器人提供了纵深发展空间。

2022年4月,由山东省工信厅牵头起草的《关于加快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以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目标,依托关键零部件、机器人本体、系统供应商等省内重点企事业单位,推动整零协同发展,打造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核心竞争力。

在优化产业布局方面,山东依托地域优势,打造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机器人产业聚集区,加快构建“2+N”产业布局。

具体来看,山东首先依托济南、青岛打造国际领先的高端智能机器人研制生产基地,以机器人关键共性技术突破为重点,发展高性能减速器、智能控制器、机器视觉引导系统等机器人关键零部件,以高速大跨距机械手、AGV、四向穿梭机器人、六轴关节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本体为重点,联动发展医疗、农业、矿业、公共服务等服务机器人和消防救援、水下作业等特种机器人,并以机器人系统集成和推广应用为重点,推动汽车、橡胶轮胎、仓储物流、3C电子等领域的系统解决方案向标准化、可复制方向发展。

其次,山东发挥潍坊、济宁、淄博、烟台、东营等地产业优势,例如潍坊市重点发展高性能减速器、水下清洗机器人、全自动拆包输送生产线等;济宁市重点发展机器视觉系统、智能控制器、协作机器人及系统集成;淄博市重点发展机器人工作站、康复理疗机器人;德州市重点发展3D视觉、智能控制器、移动机器人等,威海市则是重点发展手术机器人、海洋探矿采矿机器人。各地依据城市特色,多方位打造机器人特色产业基地。

发展至今,山东已经形成集创新研发、整机及零部件生产制造、配套加工、系统集成服务为一体的机器人产业生态,形成以济南、青岛为核心,淄博、泰安、烟台等市梯次发展的产业聚集区。

随着工业机器人在生产制造中的不断推广和普及,机器人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山东也将持续加大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创新,打造行业在数字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成长路径。



版权声明:


来源:36氪山东

特别声明:本微信转载文章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益。

我来说两句
人参与 丨 评论0条)
图标
注册 登录    
评论列表
每页 10 条,共 0 条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欢迎投稿

×

邮箱:15236061639@163.com

QQ:60298351

微信:a18137798589

(版权所有 科工网&北京天云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 Copyright 2015 - 2022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0211号-5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