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打磨抛光行业大多采用人工作业,且对工人的技艺和经验要求较高,常见一些从业年限长、手法娴熟的专业“老师傅”。
但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断上涨,年轻人不再愿意从事重复、劳累、环境对身体有害的工作,因此打磨抛光工种的招工难度越来越大。同时,人工作业效率低下,且存在容易损伤材料或成果不一致等问题。
而与人工打磨相比,机器人打磨能解决打磨不一致的问题,并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因此,在抛光打磨环节引入机器人自动化加工势在必行。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市场的抛光打磨机器人销量0.84万台,同比增长2.44%。从市场需求来看,抛光打磨机器人需求还未完全释放,当前抛光打磨机器人市场基数仍比较小。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抛光打磨技术的成熟度问题,对于很多曲面的抛光打磨还较难满足要求;另一方面是投资回报的问题,终端用户对于投资回报的时间期望越来越短,主要是对于宏观环境不确定性的担忧。
不过,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产品成本的降低、对产品质量要求提高等,未来抛光打磨机器人市场需求空间足够大。GGII保守估计,到2028年抛光打磨机器人销量为1.17万台,市场规模超过43亿元。
在此背景下,不少国内机器人产业链企业纷纷在打磨机器人领域发力,通过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陆续推出不同类型的打磨机器人产品、打磨工作站及打磨解决方案。
据高工机器人不完全统计,自2024年以来,越疆机器人、珞石机器人、非夕科技、盈连科技、宇立仪器、中科新松、斯帝尔、平凹科技、卡迪亚公司、新松机器人、佳安智能、柴孚机器人、配天机器人、和意精工等十余家企业发布在打磨机器人领域的新进展。(注:部分企业在打磨机器人领域的业务存在交叉)具体情况如下:
打磨机器人产品
4月2日,越疆机器人发布全新升级的CRAF智能力控协作机器人,具备高精度与高灵敏度,拓宽了协作机器人在各个行业的应用边界。
在工业打磨领域,CRAF力控协作机器人通过柔顺力控技术实现高精度恒力输出(±3N误差),自动补偿工件尺寸误差和轨迹偏差,适应复杂曲面打磨(如车身、全面金属件等)。
3月6日,珞石机器人与磨致机器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利用AI技术共同拓展智能打磨机器人市场,打造易用、高效的智能打磨机器人产品。
在技术研发方面,双方加快AI技术研发应用,通过“3D视觉引导+智能算法”,赋予机器人“视觉感知-智能决策-精准执行"能力,实现加工轨迹自动生成与工艺参数实时优化,满足多品种柔性化生产需求。
2024年9月,在2024中国新能源汽车交易会上,珞石机器人全面展示了搭载NB25h系列机器人的最新打磨去毛刺解决方案。其中,全新NB25h系列工业机器人,采用准双曲面齿轮传动,从硬件方面进行了结构增强。(注:珞石机器人既有打磨机器人产品,也提供打磨解决方案。)
3月26日,盈连科技推出YLR系列力控打磨机器人,采用高刚性机器人架构,确保在高强度打磨任务中保持稳定,有效避免设备变形或振动引发的误差,提升作业精度与可靠性。
另外,盈连科技还采用了其自主研发的力位补偿器,最大接触力可达1200N,结合动态力控技术,实现±1N的力控精度,确保打磨力恒定,避免过磨或漏磨。
3月6日,非夕科技宣布合作伙伴DOCO Engineering为真空技术公司Pfeiffer Vacuum打造了一款真空腔体综合打磨抛光工作站,专为半导体行业设计。
该工作站基于非夕科技自主研发的自适应机器人Rizon 10,专为处理大型真空腔体(1220mm x 1300mm)的边缘打磨和抛光而设计。
Rizon 10机器人具备工业级力控能力,能够在打磨和抛光过程中施加精确的力度,确保表面处理的高精度和一致性,从而保证真空腔体达到所需的密封性和真空度,满足半导体行业的严苛要求。
2024年12月,宇立仪器发布iGrinder®搭配和意精工AARS,用于无人机螺旋桨叶片打磨案例。
宇立仪器iGrinder®为独立的力控打磨系统,不依赖机器人力控软件。在与机器人配合进行打磨、抛光等应用时,用户只需输入所需打磨力值,iGrinder®就能自行完成力控和浮动功能,机器人仅需按照示教轨迹运动,即可轻松实现智能力控打磨。
在2024年埃森焊接与切割展上,中科新松首次展出多可MRG移动式打磨机器人。
多可MRG移动式打磨机器人是一款智能型多用途的高端高精打磨(焊接、钻孔)装备,共有三款产品类型(小型、中型和大型),可适用于海工船舶、能源装备、航空航天等不同类型、场景的大型铸件、结构件的打磨、抛光、清根、去毛刺作业。
3月20-21日,斯帝尔携AI柔性打磨机器人在2025压铸技术创新与低碳发展论坛暨上海市压铸技术协会年会上亮相。
据斯帝尔介绍,其抛光打磨机器人搭载了高精度传感器与智能AI系统,能够以高精度感知工件表面细微瑕疵与轮廓起伏。
2月16日,斯帝尔还完成对六维力传感器公司——中清科技(STFcore)的战略收购,并同步发布专注于打磨场景的人形机器人Stial Steven。
2024年12月,平凹科技发布抛光打磨机器人技术成果。其针对三维曲面回转体五金件的打磨、抛光等连续接触式作业应用需求,开发了表面抛光机器人系统,可实现工件去毛刺、打磨、抛光等功能。
该抛光打磨机器人突破了机器人离线编程、机器人精度标定、机器人力-位混合控制、工件视觉定位、力控末端执行器开发等关键技术,可实现人工替代。
2月19日,卡迪亚公司近期推出了用于工业打磨和喷涂领域的爬壁式机器人。
这是一款可强力吸附于钢铁件金属(不锈钢外)表面并可实现自由、灵活运动的移动式新型打磨喷涂工业机器人,采用超高压水流喷射及悬挂式磁吸履带行走机构,结合智能化自动驱动控制算法,可实现在正负角度下平面、曲面上进行灵活自由移动,利用超高压水冲刷取代传统人工对铁金属表面污渍、铁锈、漆皮及其它附着物的打磨、清理、清洗。
打磨工作站
在2024年埃森焊接与切割展览会上,新松机器人展示了其弧焊及焊缝打磨套机工作站。
新松弧焊及焊缝打磨套机工作站是“焊接机器人+打磨力控工具”一体化的标准产品,具有匹配性强、性价比高、功能稳定、操作简单等特点。
以新松SR50A-50/2.15机器人为例,搭载新松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磨抛工艺软件包,具有刚性好、精度高的优势,更适合高振动的焊缝打磨场景。(注:新松机器人既有打磨工作站,也有打磨机器人,比如新松SR50A-50/2.15机器人。)
3月14日,佳安智能对外宣布,其智能磨抛工作站采用六轴工业机器人抓取工具或工件,并选配机器人力控功能和3D视觉功能优化加工轨迹,大幅提升打磨精度和加工效率。
在2024年8月,佳安智能发布了其智能磨抛工作站在汽车行业的应用案例。在汽车制造过程中,车身零部件需要经过精细的磨抛处理,以确保表面光滑、无瑕疵,佳安智能磨抛工作站恰恰能够提供稳定良好的加工质量和持续高效的生产效益。
打磨解决方案
2024年6月,柴孚机器人重点推广了其CHAIFU高效打磨解决方案。
该方案结合多项先进科技,提升了打磨工艺的效率和质量。其核心创新包括高精度自适应控制系统,可实时监测和调整打磨参数,确保表面处理效果均匀一致。
此外,CHAIFU高效打磨解决方案还采用智能路径规划技术,通过精密算法优化打磨路径,减少重复打磨和材料浪费。
2024年9月,配天机器人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PME表面精密加工博览会上展示了其打磨去毛刺应用解决方案。
该解决方案通过叠加摆动指令,可快速配置多种摆动模式,节省40%以上调试时间;对轨迹进行精细化处理,提升打磨轨迹精度和效率。
此外,该解决方案还利用配天机器人的高阶曲面规划技术、海量小线段规划技术、O型速度规划等尖端技术,实现对手机、平板电脑等高要求等级外观面的打磨规划,提升打磨精度和效率。
3月21日,和意精工发布了其轮胎智能打磨解决方案。
该解决方案实现了打磨轨迹自主生成、打磨工作自动化、流程图形化、集成模块化,可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轮胎白字、白环打磨作业,为智能化轮胎打磨作业转型升级、柔性生产线的建立提供了更佳的选择。
邮箱:15236061639@163.com
QQ:60298351
微信:a18137798589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当今企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趋势,对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通过运用数字化
3C电子行业,历来被视为机器人产业下游出货的三大基本盘之一。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2月
2025 年 4 月 1 日,亚马逊正式发布通用型 AI 智能体 Nova Act,凭借 “操控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