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智能制造已成为世界各国抢占发展机遇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就在我们身边,智能手机、服务机器人这些智能产品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智能装备、智能产线、智能工厂创新了企业生产模式,智能管理、智能决策实现了制造业降本增效。智能制造产业链范围非常广泛,贯穿于设计、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涵盖了智能产品及制造装备、智能生产、智能服务、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以及上述环节有机结合的生产系统集成,并应用于多个行业领域,从业人员数量巨大。新职业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是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人才支撑,任重道远。
一、关于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
(一)职业定义
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职业编码:2-02-07-13)是指从事智能制造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对智能制造装备、生产线进行设计、安装、调试、管控和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
(二)定义解读
智能制造是一个大概念,一个不断演进的大系统,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贯穿于产品、制造、服务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以及相应系统的优化集成,实现制造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不断提升企业的产品质量、效益、服务水平,推动制造业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发展。工程技术人员是以研究、开发、应用、指导为主要工作任务的人员。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是在智能制造产业结构中,从事智能制造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
(三)关联职业
密切相关的职业是机械制造工程技术人员。机械制造工程技术人员是从事机械加工工艺、工艺装备研发和生产技术组织的工程技术人员。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是基于工业机器人自动编程、数控机床智能加工、智能在线检测、MES 管控新模式下的产线应用,是新业态,职业要求也有所不同。
(四)相应岗位
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根据就业岗位的职责分为技术研究、技术开发类和技术应用类,贯穿智能制造技术企业从产品开发、应用调试到售后维护整个过程的重要角色。包括需求分析工程师、产品规划工程师、结构设计工程师、电气工程师、软件开发工程师、工艺开发工程师、装调工程师、调试工程师、维护工程师、数据工程师、算法工程师、项目管理工程师等。
二、主要工作职责
1. 负责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工业人工智能、工业大数据等智能赋能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2. 负责智能制造体系构架、管理体系构架设计与系统集成。
3. 负责应用智能制造虚拟仿真技术和工业软件对智能制造装备与产线进行数字化设计与开发;负责应用数字化技术、智能制造赋能技术对其进行测试与优化。
4. 负责应用数字化技术、智能制造赋能技术进行智能装备与产线的安装、调试与部署及其过程管控。
5. 负责应用智能生产管控系统对生产系统进行监测、数据分析与优化。
6. 负责应用智能运维系统对装备与产线进行远程监测、设备监控状态分析并制定预测性维护策略,进行维护作业。
三、薪酬待遇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2020年发布的报告,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根据个人岗位和职责的区分,薪酬水平有所不同。其中,从事智能制造装备升级方向的测试、现场、维护等人员薪酬水平最低,为 6000~12000元 / 月; 从事绿色制造智能升级、工业软件使用与维护方向的人员薪酬约为 8000 ~ 12000元 / 月; 从事优质制造智能升级和工业智联网方向的人员薪酬最高,约为8000~20000 元 /月,最高可达年薪30 万。
中智咨询发布的《制造业2021年人力资本调研报告》显示,2021 年,制造业平均调薪率6.2%,其中,智能制造领域调薪率最高,为 6.7%。智能制造领域数字化方向技术人才薪酬涨幅最高,人才需求最大,跳槽薪酬涨幅达 40%;工业互联网方向人才需求不断增加,跳槽薪酬涨幅达 30%。与类似职业(岗位)对比。据智联招聘网 2021 年 10 月数据显示,在北京等地区,该职业岗位薪酬高于一般制造业岗位。
四、知识与技能
智能制造行业是一个范围很广的领域,该职业需掌握的必备基础知识技能包括:制造工程、网络与计算机、电子工程与自动化的基础知识,智能制造共性技术的应用,智能制造咨询与服务。核心知识技能是:智能装备与产线开发、应用,生产管控和运维。根据《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该职业需具备的知识技能如表 1 所示。
表 1 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知识技能要求
五、专业教育现状
(一)相关专业
目前,较多的院校开设了与该职业相关的专业。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从业人员基本具有高职高专以上学历,其中本科学历是主体,约占 50%以上。本科相关专业包括智能制造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等。高等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包括智能制造装备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等。技工院校(技师学院)相关专业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机电一体化等。
(二)开设相关专业的院校
1. 本科院校:包括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湖南大学、燕山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等。
2. 高职院校:包括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海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湖北工程职业学院、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
3. 技师学院:包括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东莞市技师学院、淄博市技师学院、盐城技师学院、山东技师学院、江苏常州技师学院、西安技师学院、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云南技师学院、新乡技师学院等。
注:以上地区及机构排名不分先后,不代表相关实力排名。
六、就业创业信息
该职业从业人员遍布全国各地,但在东部沿海城市较为集中。从国内智能制造企业地域分布来看,以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等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城市,经济实力雄厚、科技资源丰富,智能制造发展相对较快,大型制造企业已基本实现从机械化向自动化的转型,在推动企业从数字化向软件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中西部地区智能制造与普及水平略低于东部沿海地区。
从分布行业领域看,吸纳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就业较为集中的为机械与自动化、国防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信息技术、新材料制造、新兴医疗制造和能源与环保这六大类行业。
主要涉及的企业包括:
1. 制造类企业:海尔、格力、富士康、航天云网、汉云等。
2. 工业软件企业:三星、浪潮、中兴、用友、甲骨文等。
3. 信息通信企业:华为、联想、东方国信、精智等。
4. 互联网企业:百度、阿里、腾讯等。
5. 工业机器人企业:ABB、西门子、埃斯顿、华中数控等。
七、职业贯通发展
该职业发展路径主要有四条:一是管理路线。管理路线即通过实践经验积累晋升到智能制造工程项目经理,甚至向更高的领导职责职务发展。二是专家路线。专家路线即不断深化技能水平,在本职业领域成为智能制造领域专家。三是复合人才路线。复合人才路线即向其他行业或职业跨越、转换,如侧重向应用开发、系统集成等方向,发展成为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等。四是创业路线。创业路线即结合职业技能及个人兴趣爱好,进行智能制造咨询服务行业的创新创业。
八、职业发展前景
(一)从市场供需看
智能制造产业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人才缺口。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2020 年的报告,到 2025 年,人才需求预测 900 万人,人才缺口预测 450 万人。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的任务,就是为智能制造产业输送“顶梁柱”式人才——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以促进中国制造真正实现转型升级。
(二)从产业发展看
根据《中国制造 2025》《“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政策,我国智能制造行业所占比重将会逐渐增大,且增速快于高端装备制造业增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步伐加快,智能制造发展持续向好,发展势头强劲。随着国家有计划地对传统企业进行数控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改造,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等智能制造装备将会普及应用,需要大量设计、开发、操作、调试、维护、维修和改造方面的专业人才。
(三)从政策红利看
智能制造政策环境仍将持续升温。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围绕智能制造出台了一系列从顶层规划到实施方案的系列政策文件。政府从顶层规划到金融支持、财税政策、人才培养、区域交流与合作、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等全方位、多角度构建智能制造的政策环境,为智能制造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如长沙市大力支持引进智能制造人才,为认定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配套服务。深圳市龙华区对于引进的认定为智能制造领域高层次人才者,最高可享 240万高层次人才补贴。
邮箱:15236061639@163.com
QQ:60298351
微信:a18137798589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智能制造已成为世界各国抢占发展机遇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就在我们身边,智
2025年4月17日,ABB官方宣布,将分拆机器人业务独立上市,该部门年营收达23亿美元,运营利润率
鱼骨图(Fishbone Diagram)在数字化转型中的系统性应用 鱼骨图作为一种经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