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战略布局:十大重点产业全透视(附产业链+代表企业)

2025年11月5日 来源:制造前沿  浏览 3 次 评论(0)



2025 年 10 月 23 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十五五”规划立足国际国内复杂形势,锚定高质量发展主题,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绘制了清晰蓝图,重点提及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六大未来产业。

✅ 4 大战新产业(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

 6 大未来产业(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6G)

本文将一一梳理“4大战新+6大未来产业”的产业链全景及重点公司。





















PART.01



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01
新能源




定义与战略定位:


新能源在“十五五”期间的定义已超越单一的光伏、风电,扩展为一个包含“发、储、输、用”全环节的综合能源体系。它不仅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更强调新型储能技术(如锂电池、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的规模化应用、智能电网的构建,以及新能源汽车作为关键应用终端的普及与智能化升级。

其战略定位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和推动交通领域变革的基石产业。


产业链与代表企业



上游-关键原材料: 锂、钴、镍等电池矿产资源。

  • 关键矿产:锂、钴、镍、石墨等是电池核心材料,其中锂资源主要来自盐湖和锂辉石矿,钴和镍依赖进口与回收。

  • 材料加工:通过提纯、合成等工艺制备正极材料(如磷酸铁锂、三元材料)、负极材料(石墨、硅基)、隔膜和电解液

代表企业:

  1. 锂矿:天齐锂业、赣锋锂业、雅化集团、中矿资源

  2. 钴/镍:华友钴业(涵盖钴、镍资源及冶炼)

  3. 石墨负极:贝特瑞(全球主流负极材料供应商)

  4. 硅料(光伏)‍:通威股份、协鑫科技、大全能源

赣锋锂业、天齐锂业。其最新技术聚焦于盐湖提锂效率提升和海外优质矿产资源的进口。

中游-核心部件制造: 动力电池、光伏组件、风机设备。

  • 电池生产:包括电芯制造、模组组装与电池包集成,技术核心在于能量密度与安全性提升。

  • 组件配套:涉及光伏硅片、风电叶片、储能变流器(PCS)等关键部件制造。

代表企业:

  1. 动力电池: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

  2. 正极材料:当升科技、容百科技、德方纳米

  3. 光伏组件:隆基绿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

  4. 逆变器:阳光电源、华为、锦浪科技、固德威

  5. 风电机组:金风科技、远景能源、明阳智能

  6. 储能系统:宁德时代、阳光电源、比亚迪(覆盖电池与系统集成)

宁德时代(CATL)‍ 在动力电池领域持续领跑,其最新产品如“麒麟电池”在能量密度和快充技术上实现突破;隆基绿能在光伏领域,其HPBC(混合钝化背接触)电池技术代表了高效能组件的前沿方向。

下游-集成与应用: 新能源汽车整车、储能电站、充电基础设施。

  • 交通领域:电动汽车(乘用车、商用车)是最大应用场景,配套充电桩基础设施持续扩张。

  • 能源系统: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及储能系统(如电网调峰、户用储能)加速清洁能源替代。

  • 工业与消费电子:涵盖工业储能、无人机、3C产品电池等细分市场。

代表企业:

  1. 新能源汽车整车:比亚迪、特斯拉、蔚来、理想汽车

  2. 充电桩运营:特锐德(特来电)、星星充电、国家电网

  3. 光伏电站投资:国家电投、三峡能源、隆基绿能(含电站开发)

  4. 风电场运营:金风科技、龙源电力、三峡能源

比亚迪(BYD)‍ 凭借其“刀片电池”和DM-i混动技术,在整车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特斯拉(上海)‍ 作为外资代表,持续推动自动驾驶技术迭代; 特来电(TELD)‍ 在充电网络运营和智能化管理方面具有优势。

我来说两句
人参与 丨 评论0条)
图标
注册 登录    
评论列表
每页 10 条,共 0 条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欢迎投稿

×

邮箱:15236061639@163.com

QQ:60298351

微信:a18137798589

(版权所有 科工网&北京天云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 Copyright 2015 - 2022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0211号-5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