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业中下游更易于改革 将引入非国有资本

2015年9月16日 来源:防爆云平台--防爆产业链一站式O2O服务平台  浏览 925 次 评论(0)
  国企改革方案指导意见出台,一直备受关注的“两桶油”的改革动向成为焦点。本次改革明确了在能源领域引入非国有资本,为改革定调,不过也提出了“不设时间表”,改革力度与进度仍待观察。
  急剧扩张补石油缺口
  为保证国内原油供应,早在1998年,国务院赋予了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垄断的权力。
  新世纪初期,中石油在蒋洁敏掌权时代,还频频掀起收购潮,并购案例不断。不过,石油行业的去垄断异常艰难。即使放开垄断,也鲜有民企能够与之竞争。
  发展今,我国石油供应缺口依然巨大,对外依存度高。据中宇资讯数据统计,2014年全年国内原油表观消费总量为5.11亿吨,原油对外依存度高达60.2%,较2013年同比增长2.8个百分点。
  引入非国有资本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指导意见公布之前,中石油、中石化已经开始破冰之旅。去年5月12日,中石油宣布拟设立全资子公司东部管道公司,并引入外部资金,用于建设西气东输的部分线路,在当时引发极大关注。
  8月底,两桶油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双双发声,管道改革将成油气改革的。不过,管道领域引入民资并非一帆风顺,改革的推进或面临民资投资积极性问题。
  据一位中石油内部人士介绍,他所在的中石油下属的管道公司一直没有收到引入民资的消息,管道领域一旦开放允许民营资本进入,也未必会有民资愿意进入。因为管道建设属于石油产业链中的基础设施建设部分,投资大、周期长、收益不高,而且建成后能否收回成本还存在风险,如果运量不大,很有可能要亏损。
  有业内人士认为,相比石油行业链条中上端的勘探与生产领域,中下游更有推进改革的条件。中下游的市场化程度更高,较易于改革;而上游勘探业务,资源属于,且地方企业受制于资金有限,上游的混改推广更为缓慢,对民资的吸引力也没那么大。
我来说两句
人参与 丨 评论0条)
图标
注册 登录    
评论列表
每页 10 条,共 0 条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欢迎投稿

×

邮箱:15236061639@163.com

QQ:60298351

微信:a18137798589

(版权所有 科工网&北京天云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 Copyright 2015 - 2022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0211号-5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