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为信息提供了一个能使其随时随地被接入及获取的开放式平台,因此信息在内可以任意流动,即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网络内任意一点都可以获取另外一点的信息。然而,能源互联网并不具备这个特点,少在直接意义上并不具备这一特点。
互联网中信息能够实现被网络内任意一点获取的一个原因是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是无衰减的,然而能源的传输过程中是存在能量损耗,且不可忽略的,因此能源在能源互联网中从一点任意流向另一点是不切实际的;互联网中信息需要实现被网络内任意一点获取的另一个原因是互联网用户对信息需求类型的无限性及独特性,即每个用户需求的信息都是独特的;然而能源互联网用户对能源的需求类型是有限的,且可以被替代的,例如,大多数用户对于电能的需求都是50Hz的交流电。因此,能源就近传输与使用即可充分、高效、经济地满足能源用户的需求。并且,由于能源互联网中“自能源”的出现,传统的高度垄断的能源生产传输行业壁垒被打破,“传统的主流能源提供商”的能源生产权利被让渡给传统的能源消费阶层。同时,能源就地生产、就地消费使传统的能源长距离传输功能被极大弱化。对于普通能源消费群体,对比于传统化石能源的性和大规模性,新能源的生产和获得更加具备便利性和小规模性。并且,能源互联网中新能源的普泛化使来自于能源消费终端的“草根能源用户”能够更加容易地通过局部互助来实现能源的部分自给自足。由于能源在传输过程中存在能量损耗的现象并且能源需求类型的有限性及可替代性,能源不可以也不需要具备能够被网络内一个用户获取的特点。
然而,这种限制并不意味着能源不能在内被任意交易。比如,西安的电能用户指定要购买三峡电站发出的电能,电力公司完全可以与用户签订电能交易合同,然而在供应电能时,并不需要真的从三峡电站进行电能调度,由于电能的可替代性,可以就近选择电能供应商进行供电,满足用户用电需求,实现能源的高效、优化、经济、环保利用。本质上,这是网络内能源的二次分配过程。从这个角度看,能源可以通过内的能源优化与二次分配,在间接意义上虚拟地实现能源在内可达。
邮箱:15236061639@163.com
QQ:60298351
微信:a18137798589
2025 年 4 月 1 日,亚马逊正式发布通用型 AI 智能体 Nova Act,凭借 “操控浏览
1 序言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推进制造业做大做强是我国实现工业转型
智能制造典型场景是智能工厂的基本组成单元,为指导企业掌握工信部《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涉及的40个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