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提升客户体验的创新与实践

2016年6月21日 来源:科工网-国际互联网+生态服务平台  浏览 709 次 评论(0)

步入互联网时代,信息交换渠道和多样的数据呈现视角,为消费者提供了全新的信息获取方式和更加开放的意见交流平台。在移动互联网、新媒体处于风口浪尖,人工智能、云服务方兴未艾的大数据跳跃式发展时期,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与投诉反馈方式正发生着翻天覆地:当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手段,以更加直接、快捷、高效的方式完成消费决策、购买过程及服务反馈时,传统“应答式”的服务模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面对愈发多元化的信息获取渠道、几何式增长的信息传播速度,现有的服务结构已经远远不足以支持在互联网新思维冲击下的供求需求:大部分企业通过传统坐席、传统调研方式了解客户体验、处理客户反馈,没有将互联网特别是社交媒体纳入监测和洞察的范围;无法持续观测态势和异常;时效性低,无法适应当前瞬息万变的市场。在数字环境中,巨量的数据无时无刻被创造,企业服务必须逐渐与互联网融合,采用智能化数据处理随时倾听消费者的声音、分析需求和变化,了解到消费者的购买因素和购买场景、发现整个市场的变化态势,这样才能真正感知客户真实需求、用户体验,进而指导产品和营销策略的改进、扩大品牌价值影响。

面对一场势在必行的全媒体数据化服务模式变革,借助海量大数据情报服务平台强大的互联网数据挖掘分析能力,运用搜索和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为游客及旅游监管部门提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公共服务。

融合互联网当中游客对于景区、目的地城市、酒店等旅游相关企业的评价和反馈信息,建立省级旅游信息库及一套完善针对各地区游客互联网评价的游客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监测互联网各大旅游垂直网站及论坛的游客评论信息,以及社交媒体当中与旅游相关的发帖信息,并通过数据挖掘和语义分析等手段,将数据整合聚类到游客评价指标体系下,归类为物价、交通、、卫生、环境、游览、服务、购物八个重要评价指标。

根据游客的在互联网的实时反馈内容,进行自然语义识别和智能计算,得到各个维度下的游客评价的美誉度。终根据每个维度评分,以及权重比,计算出旅游相关企业和景区的综合美誉度指数。通过景区或区域美誉度形成的动态雷达图,旅游监管部门可直接查看各景区,各涉旅企业互联网游客的实时评价,并针对某个维度进行下钻,查看原始的游客评价数据。同时,游客评价体系也提供周边其他景区或标杆性景区的评价数据,通过美誉度及各维度评价的对比,体现出当前旅游监管和游客服务的优势与不足。

我来说两句
人参与 丨 评论0条)
图标
注册 登录    
评论列表
每页 10 条,共 0 条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欢迎投稿

×

邮箱:15236061639@163.com

QQ:60298351

微信:a18137798589

(版权所有 科工网&北京天云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 Copyright 2015 - 2022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0211号-5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