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已成为当前国内火热的产业之一,在机器人概念火热的背后却难掩高端产业低端化、核心零部件瓶颈以及机器人企业散乱小三大痛点,国内机器人企业多为近五年成立,企业规模较小,多集中在系统集成领域,整机研发能力不足。企业数量多,行业分散,也容易形成‘一哄而上’的局面。
“痛点”1:到底是机器人还是机器?
机器人、人工智能的概念风靡全球,从机器到机器人,一字之差的背后隐藏着大量技术难关,新一代机器人关键技术应该包括视觉感知、认知,轻量化的本体以及新兴材料的应用,可以适应人机协作场合。另外,在人机交互方面需要有更多自然的交互手段,而不是现在的示教方式。
然而从机器到机器人,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企业,实际上都还有不小的距离。现在工厂的机器手臂、物流机器人等还只能算作是自动化机器,多只能算是机器人1.0。真正的机器人应该是机器加上人工智能,并融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能够自我感知、学习、决策,我将之称为机器人2.0。中国机器人不仅面临1.0时代的巨大差距无法缩小,又面临2.0时代的巨大鸿沟无法跨越。
国产工业机器人以中低端产品为主,主要是搬运和上下料机器人,大多为三轴和四轴机器人,应用于汽车制造、焊接等高端行业领域的六轴或以上高端工业机器人市场主要被日本和欧美企业占据,国产六轴工业机器人占工业机器人新装机量不足10%。
近年来,在各类演艺舞台、展会上也不乏机器人的身影。机器人唱歌、跳舞、甚与人对话,总能引来不少围观。这些看似高端的机器人实际上并没有太多核心技术,更谈不上人工智能。本来应该是高端的装备,但是现在却被用来唱歌跳舞,机器人被当作玩具。
“痛点”2:关键零部件大量依赖进口
除了高端产品缺乏,我国机器人产品的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的局面仍未改变。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机被视为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这也是制约中国机器人产业的主要瓶颈,机器人用的伺服电机和其他设备的伺服电机也有所不同,机器人上需要高速、高精度、高可靠的伺服电机,目前国产的伺服电机只能满足焊接机器人的要求。
减速器作为连接动力源和执行机构之间的中间装置,用来控制机器人动作,传输更大的力矩,对机器人的精度影响很大。减速器和伺服电机的情况类似。与通用减速器相比,机器人关节减速器要求具有传动链短、体积小、功率大、质量轻和易于控制等特点
现在机器人上使用的RV减速器和谐波减速器,属于高端的减速器,虽然国内也有厂家生产,但是规模很小,关键零部件大量依赖进口,导致国内企业生产成本压力大,比之于外企,我国目前还处在谋求伺服电机、控制器、减速器领域的自主化。
具备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尚未取得有效进展,高端产品缺乏,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我国机器人产业已出现‘高端产业低端化’的趋势。
“痛点”3:机器人产业已现投资过剩
尽管目前国内机器人行业短板*,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地方和企业对机器人行业青睐,这些企业不仅自身缺乏竞争力,还会造成低端重复建设甚产能过剩,高端领域国内企业进不去,而低端领域的竞争已经白热化,已到了微利甚无利可图的地步。之所以企业没有盈利也敢去拿订单,一是因为能拿的补贴,二是盯住企业后期的维护市场。在地方和企业热情布局机器人产业的时候,企业千万不要被地方‘忽悠’,企业也不要‘忽悠’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