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大数据等新技术推动金融创新,缓解民企融资难题

2016年7月12日 来源:科工网-国际互联网+生态服务平台  浏览 601 次 评论(0)

在我国各类经济主体当中,非公经济带动了80%左右的社会就业,创造了60%的生产总值。但在民营企业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民营企业盈利能力持续下降的发展态势也令人担忧。


自2012年2014年,民企资产净利率增幅已从4.66%降4.29%,今年8月份我们将看到2015年的统计数字,预计下降仍不可避免。


人力成本高、企业转型难、融资难、融资贵以及税费问题是目前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几个主要因素。


7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民间投资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中第五条强调通过“两要三不低”来着力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这“两要三不低”分别是:


两要:


要坚决查处银行涉企乱收费;


要引导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等新技术,创新适合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模式,推动大型商业银行扩大服务中小微企业业务;


三不低:


对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小微企业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户数;


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其中,“三个不低于”在去年3月的《关于2015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就被提及,在此次通知中被再次强调。由此来看,迫切希望通过政策上的硬性规定,帮助中小微企业享有与其他企业同等获得贷款的权利。同时也给银行等金融机构提出了发展目标,即运用大数据等新技术创新融资模式、扩发中小微企业业务服务范围。


金融行业因其海量的数据积累及频繁的数据交互成为大数据技术的重要应用场景,而大数据技术本身是依托于稳定、可靠的IT架构得以发挥作用。


前不久,UCloud主办了一场“智慧金融从云与大数据开始”的主题活动,与汇付天下、环迅支付、国华人寿、东方财富(22.63 +2.86%,买入)、证通股份、北京永洪科技、上海志承软件、亚洲诚信等在金融大数据领域拥有深入实践经验的企业进行了沟通。


关于金融上云


金融企业现有的数据存量,完全搬到云上,并不现实。尽管从技术层面来讲,公有云已经可以满足金融行业的需求,但是金融行业对于需求并没有被满足。因此,金融行业享云主要是将重要业务部署在云环境中而非核心业务。


例如,大多数中小型保险公司将灾备放在云端,银行将电商、社区银行、O2O等业务放在云端。大部分金融机构的上云思路是,首先通过非核心业务上云来训练团队、转变思路,随后逐步迁上云端。


对于金融行业来说,能否利用好云是能否借助大数据技术实现自身转型升级(爱基,净值,资讯)的重要基础。


关于传统BI与云BI的差异


传统BI厂商的数据分析架构具备工具、功能强大的特点,但存在几个缺陷。


1、部署周期长,系统反应不够敏捷。


2、数据量达到一定水平后,系统易出现瓶颈


3、系统扩展性差


4、对于非结构化数据的应用水平较低


5、硬件资源、集成部署成本高


对比传统BI厂商,基于分布式架构下的BI解决方案,更加敏捷、扩展性更强。


在永洪科技为富国基金服务案例中使用了两台与传统BI厂商同样配置的物理机,但在部署了永洪的解决方案之后,其性能达到了5台物理机30-40%之后的效果。4800万数据量的报表,可四秒刷出。


关于云服务商的选择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部分业务上云对公有云环境与自身主机房之间的带宽消耗是很大一部分成本。UCloud混合云方案支持光纤接入免去了这部分成本消耗。


对于需要较大投入的部分,UCloud配置的一些设备比如WAF、加密机等都能够帮助互联网金融企业缩短产品集成时间、部署成本。


另一方面,金融机构比较忌讳“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云服务商,因此对于云服务商的中立性有一定要求。


结语


在金融大数据领域,UCloud整合了达观数据、爱数、永洪、南大通用、TalkingData等多家大数据相关服务厂商,依托于UCloud业界领先的混合云架构为金融行业客户提供更加完善的大数据服务,成为金融行业转型的创新加速器。

我来说两句
人参与 丨 评论0条)
图标
注册 登录    
评论列表
每页 10 条,共 0 条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欢迎投稿

×

邮箱:15236061639@163.com

QQ:60298351

微信:a18137798589

(版权所有 科工网&北京天云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 Copyright 2015 - 2022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0211号-5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