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前瞻】模具机床设备市场庞大

2016年7月25日 来源:科工网-国际互联网+生态服务平台  浏览 819 次 评论(0)

  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其中以高档数控机床为重中之重。整个“十二五”期间,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机床行业快速增长。以重型机床为例,虽然经过近几年技术改造和产品自主研发的锻炼,无论是生产能力还是产品技术水平都有长足进步,但是与国外产品相比还有很大不足。的差距体现在核心运行部件的技术水平和运行速度、产品精度保持性、机床可靠性,以及整体机床制造水平与质量等几个方面。可靠性是高档重型机床质量的一个关键指标。目前,国产数控重型机床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在300小时左右,而进口的高档重型机床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在2000小时以上。

  经过“十一五”的发展,我国模具行业也有长足的进步。进步的是两块:一是“三资”企业蓬勃发展,使我国模具生产规模和产品水平有了一个很快的发展;二是民营经济如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使我国模具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产品水平也有较快提高。要把模具生产规模作出一个确切的统计确实很困难,但通过分析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资料,可以得出两个大的概念:一是在港资、台资及外资特别集中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随着机械、电子、轻工、建材、通讯及办公设备等企业的兴起,用于企业内部配套的自产自用模具生产也随之大量发展。2010年(未包括港、澳、台的统计数)模具生产总规模已达约1120亿元左右,预计模具行业“十二五”期间的发展速度仍将会在高位运行。按照“十一五”期间模具生产总量每年大约都会有100200亿元的增量。如果按平均每年150亿元增量,固定资产投入产出比大致为1:1,投入之中约有60%资金用于购买新设备来计算,则平均每年约会有90亿元用于购置各种设备。这就是模具行业中设备市场的一个概算。虽然这一设备市场与机床工业总规模相比只占不大的比例,但也不能说很小了,不应该被忽视。即使把外资企业主要用外国设备这一块去掉,留给国内机床行业的也起码还会有每年60亿元左右的设备市场。更何况如果国内设备水平和服务上来了,具有了竞争能力,外资企业也是愿意选购价廉物美的国内设备的。因此,如果机床行业能把握好这一块市场,“十二五”期间这300亿元左右的市场用“庞大”两字来形容也不为过。

  随着中国机床、模具行业产品、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增强,数控机床、高端模具占比*增强,低端产品占比持续,目前机床、模具国产化率已得到。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常务秘书长罗百辉认为,在行业高速增长的同时,进一步加快行业和产品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仍是我国模具机械工业首要而迫切的任务。

  除了传统的发电、石化设备外,风电、核电等新能源装备也正成为推动机床业快速增长和技术进步的一大动力。据罗百辉透露,“新能源装备的加工将成为机床需求的主力,这需要多种精密、大型数控、专用机床与之配套。先进的装备制造,尤其是先进的机床设备是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升级的根本保障。”

  有风电专家表示,大型风力机组的总体设计和载荷计算能力差,控制系统、发电机、齿轮箱、轴承的设计和生产能力差,风机的轴承、控制系统等零部件还需要从国外进口。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虽然发展速度快,但真正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不多,关键零部件基本依赖进口。而制约其的关键就是国内的制造和加工装备相对落后。

  核电设备制造也面临着类似的情况。据介绍,一座核电站需要200多台各种类型的泵。其中主泵是位于核岛心脏部位的关键部件,是核电运转控制水循环的关键,虽然核岛主泵的结构并不比其他泵复杂,但是要求极高,必须具有的可靠性。主泵承压部件和功能部件的加工都需要高精度性能可靠的机床设备。正是由于没有相应的机床加工设备,核岛主泵曾长期受制于人。

  此外,生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压力容器等,需要万吨压力机锻压成型。后续切削加工需要超重型数控立式车床、超重型数控卧式车床、大镗杆多轴联动数控镗铣床等加工设备。这些工件的价格昂贵,而且没有备件,要求成品率必须100%,因此对机床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都有很高的要求。

  目前,行业领军企业已经意识到能源装备特别是新能源装备是座金矿,并开始积极研发相关机床设备。武重自主研发的XKD2755×570-2M型数控定梁双龙门移动镗铣床适合风电齿轮这种超大规格零件的加工;齐二机床自主研制的重型TK6932数控双柱落地铣镗床为大型水电机组、核电站设备的超大型工件加工提供了关键加工机床;国内台太阳能全自动硅片多线切片机也宣告研制成功。

  有专家认为,能源装备领域对机床的需求趋势为大型化、高精度和高可靠性。能源装备制造业与机床工具行业通过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有利于双方进行供需对接,确定示范工程和依托单位;有利于双方选好结合点,找出突破口,制定好行动计划,跟踪应用效果。在今后的合作中,双方宜逐步建立起项目管理办法,并形成项目全过程监督体系,引导企业提前部署前沿技术、装备的开发研制和自主创新,进一步推动国产高端数控设备自主化。

  目前,机床行业与能源装备制造行业实现成功对接还需探索相应的模式。据了解,机床工具行业从2005年开始抓高档数控机床在高端用户中的应用,当时选择了国防军工行业作为应用领域。有业内人士认为,可以借鉴机床业与国防军工行业对接的成功经验,把能源企业请来一起座谈,请他们讲需求,讲要加工的产品,讲加工技术和要求,进行供需对接,然后确定示范工程和依托单位。在罗百辉看来,加强机床供需间的合作和相互支持,既能推动能源装备的国产化和自主化,又能促进国内机床行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可以实现共赢。作为装备制造业的一个分类,机床行业尤其是数控机床发展将得到下游需求的有力支撑。根据“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专项规划,到2020年,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发电设备制造所需要的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80%左右将立足国内,未来我国机床行业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下游行业引领模具机床市场供需对接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晶明日前表示,我国模具、机床工具行业下游产业的航空、航天、船舶、电力、能源、汽车、轨道交通、高速铁路、国防军工等领域在“十二五”期间甚更长一段时期,都将进行大范围和深层次的结构调整,这将给模具、机床工具行业带来巨大商机。

  1、汽车行业

  汽车(含零部件)工业一直是模具、机床的用户行业。“十一五”期间汽车产销年均增速超过20%。2010年生产与销售汽车高达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分别比上年增长32.44%和32.37%。“十二五”期间,由于受到能源、环境和交通等因素的制约和高基数减速效应的影响,汽车产销增速会比“十一五”期间有所放缓。然而,从中国人均汽车保有量(2010年中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为48辆,平均水平为140辆)和人均GDP的增长情况来看,中国汽车市场特别是二、三线市场和农村市场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据悉,汽车工业“十二五”中,规划2015年汽车年产量为2500万辆,汽车工业协会负责人董扬预测为3000万辆,各主流汽车企业2015年产能规划之和更超过3000万辆,这无疑为机床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市场。因此,2011年是刺激汽车消费政策退市初期(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优惠已于年初取消),加上某些大城市限制小客车数量增长,势必对百姓的购车心理产生影响。预估今年的汽车市场将会有所降温,但产销保持不低于10%的增速还是有可能的。

  汽车工业所需模具、机床,首先应当是高效和高可靠性的,同时也是具有足够的精度与精度稳定性的,而且也要有适度的柔性,所以不仅需要大量的通用数控机床,更需要很多数控和非数控的专用机床(如组合机床等)。

  2、轨道交通业

  以高速和提速、重载为的中国铁路建设与改造,已经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从2010年起的5年内,每年将保持7000亿元左右的大规模投入,从而给机床工业带来巨大的商机。同时,到2015年,中国将在22个城市建设79条城市轨道交通线,总投资8820亿元,也为机床产品提供了市场。

  轨道交通业对模具、机床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其一是机车(电力机车和电传动内燃机车)和车辆模具制造。其二是车轮和车轴制造机日常维护,还有轨道加工和高速铁路轨枕加工等方面。上述这些加工制造急需通用数控金切机床、如加工、数控立车等。也需要专用数控金切机床,如轨道板磨床、车轴磨床等。还需要压力机、折弯机等成形机床。显而易见,轨道交通业已经成为当今中国机床市场一个*重要的新兴客户群。

  3、船舶工业

  2010年中国船舶工业生产形势比较好(1~11月,造船完工量567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5.4%;新承接船舶订单量6398万载重吨,是去年同期的2.8倍),而且目前中国手持船舶订单量依然充足(截止去年11月底为19,936万载重吨),所以2011年中国船舶工业的生产情况仍会比较好。但是,造船市场复苏基础薄弱,船舶价格下滑趋势*,加上中国船舶生产能力结构失衡(低端普通船型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在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的背景下,2011年中国船舶工业面临的经营风险也不容忽视。

  作为机床重要客户的船舶配套设备(中低速柴油机、曲轴、螺旋桨、甲板机械等)行业,在“十一五”期间已有长足的进步,新建和扩建了不少项目。不过这些项目资金已基本到位,对关键加工设备重型(含超重型)机床的订货也基本完成。显然,船舶配套设备行业2011年对重型机床的订货将*减少,而对其他各类机床仍会有新的需求。

我来说两句
人参与 丨 评论0条)
图标
注册 登录    
评论列表
每页 10 条,共 0 条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欢迎投稿

×

邮箱:15236061639@163.com

QQ:60298351

微信:a18137798589

(版权所有 科工网&北京天云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 Copyright 2015 - 2022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0211号-5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