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企业“抱团”建设智慧城市的现象背后,国内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也颇值得深思。
融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热门领域尖端技术,意在打造城市生活“未来版”的智慧城市建设,当下正在国内如火如荼地进行。有数据显示,截2015年,国内在建的智慧城市数量已经达到386个,智慧城市目前也已经正式从原先的概念探索进入了实质建设阶段。相关研究机构更是预测称,未来十年,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政策的大力推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投资将超过万亿。
如此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亟待拓展的市场规模,能引得众多企业驻足、意欲分一杯羹也是不足为奇。不过,相比大小企业单打独斗、各自为战,行业内新近诞生的一种“组团作战”式打法却似乎更值得关注,而在这种企业“抱团”建设智慧城市的现象背后,国内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也颇值得深思。
智慧城市建设需调动各方力量
梳理一下可以发现,智慧城市是近几年各类政策文件与规划中频繁提到的热词。2012年底,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关于开展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开展智慧城市试点工作。2014年3月,国务院发布的《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提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将智慧城市纳入战略规划。2016年4月,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在新型城镇化发布会上表示,“十三五”时期内,将有针对性地组织100个城市大力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效果评价工作,分行业、分领域选取一批有代表性的智慧城市案例,以点带面,促进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
政策的利好,无疑对国内的智慧城市建设开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那么在这一股股的东风劲吹之下,国内的智慧城市建设目前又具体进展到了什么样的阶段?
“自2012年我国启动智慧城市试点工作以来,在相关主管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在各地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蓬勃发展,在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关键应用领域等方面取得显著突破,一些智慧城市专项应用亮点工程,城市运行效果和管理水平得到较大的,智慧城市已经成为信息化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分支。”信息副主任周民介绍称。
但周民也坦言,在喜人成绩之外,目前国内智慧城市建设还面临着一些问题。
“我国多数城市还处于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探索阶段,还存在缺乏顶层设计、技术标准不统一、数据整合共享难,智能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社会公众获得感不突出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严格意义上讲,很多‘智慧城市’其实还处于数字城市、信息化城市的发展水平,距离‘’智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周民说。
不过,问题就是机遇,周民认为,从另外一个角度讲,目前建设中面临的一些问题,正好说明了智慧城市产业还存在着很大的创新发展空间。他认为,真正建好智慧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在这个复杂的工程中,需要调动的,是来自各方各面的力量。
“智慧城市发展中的难点、痛点问题,不是纯靠、纯靠企业、纯靠市场就能解决的,必须有效整合政产学研用各个方面的力量。”周民说。
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信息技术创新
在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过程中,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在内的众多新兴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一些专家学者看来,目前,要继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应对建设过程中遭遇的各类挑战,信息技术领域的创新正是需要着重下功夫之处。
“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正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才使得)智慧城市建设的时机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多的城市希望应用新技术、新方案来提高城市的管理能力。”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介绍称。
那么,该如何来推动技术创新呢?倪光南认为,在智慧城市这一“巨系统”中,技术创新需要依靠的是产业链内的分工合作。“我认为科技发展的创新之路也不能全靠中小企业,大企业更有责任,尤其在智慧城市这样一种‘巨系统’中,这一点尤其重要。”
“创新应该是产业链的分工合作,我们大家都知道,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产业链的诸多环节,而不同企业的优势是不一样的,只有各个环节的企业在各自领域做好自己擅长的事情,积极创新,才能更好地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倪光南强调。
邮箱:15236061639@163.com
QQ:60298351
微信:a18137798589
一、国家高度重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推出政策指引方向中小企业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
一、国家高度重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推出政策指引方向中小企业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
白宫彻底的慌了,将要紧急设立一个特别工作组,以应对因对我国加征关税而造成的供应链危机。据央视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