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智慧城市”已成为城市建设的主流趋势。4月11日,在2015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春季论坛暨文科创新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士林表示,在“十三五”期间,智慧城市建设有可能不遵守“经济新常态由高速转向中高速”的规律,而是扮演一种“逆势上扬”、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角色。
当前,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和系统安排,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粗放建设、过度依赖投资、硬件与软件错位、重形式轻内容等问题。刘士林认为,由于发展环境复杂,各个城市和区域的信息化家底、条件、需求不尽相同,研究和制定一种资源和条件可支持、社会和个体可承受、中短期和长期利益可衔接的发展战略,显得关重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梅宏认为,智慧城市建设既需要先进的产业技术支持系统,也需要高效的城市信息化协调管理体制机制,以及尽可能统筹兼顾相关各方的战略规划设计。
智慧城市除了包含先进的信息通信设施、便民的公共设施和服务、智能的生产和物流体系、开放而的城市数据等之外,还需要为大众制定学习、使用、创新智能交互功能的政策、机制、标准等,让每个居民都能够和有意愿去体验、规划、设计、建造并利用智慧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副研究员杨滔认为,这样大众可以按照各自的想法和方式,便捷而地获取并生产信息,智慧地转化为各自的先进生产力,创造各自精彩斑斓的生活,从而自发形成城市的集体创造力,积极应对人口、就业、产业转型、环境污染等问题。
与会专家认为,在未来的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中,需要将城市的宜居度和人文关怀纳入城市信息基础实施和服务管理平台建设中去,形成一种科技型、管理型、人文型智慧城市的有机结合和包容发展模式。“十三五”期间,将信息化技术手段与人文服务理念相结合,打造 “人文型智慧城市” 大有可为。
邮箱:15236061639@163.com
QQ:60298351
微信:a18137798589
国产机器狗能否打破十年未破的速度纪录?在“智绘光谷”CMG世界机器人技能大赛上,这一悬念终于揭晓。在
位于漕河泾开发区的上海市人形机器人孵化器内,一家特殊的“超市”揭幕。“货架”上,是高精度旋转执行器、
从智能工厂的建设内容来看,数字化、智能装备、自动化、先进制造和管理科学需要有机融合,方能实现企业的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