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从发改委获悉,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引领新常态,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就业形势稳中有好、稳中有进。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717万人,同比基本持平。二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保持总体稳定。同时,就业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特征,呈现出一些积极变化。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一是共享经济茁壮成长,催生了大量新就业形态。随着移动互联网、APP、移动支付等新技术、新应用的出现,共享经济迅速发展,汽车共享、住宿共享、社区服务共享等新经济形态不断涌现,催生了大量新增就业机会。据有关机构初步测算,2015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约1.95万亿元,全职从业人员约1000万人,平台企业员工超过140万人。 二是消费升级催生新动力,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促进了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各类新服务不断涌现,教育、娱乐、医疗保健等发展和享受型消费需求持续提高,吸纳了大量劳动力转岗就业。今年上半年,58同城网大数据分析显示,教育、娱乐、医疗保健行业用工需求同比分别增长57.1%、40.2%、13.6%。 三是政策措施力度不断加大,人群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今年以来,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各类稳就业、促就业的政策措施力度不断加大。已下拨276亿元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支持钢铁、煤炭行业做好化解过剩产能职工安置工作。阶段性了职工养老和失业保险费率,规范并适当公积金缴存比例,援企稳岗效果逐步显现。 统筹推进化解过剩与职工安置 下半年,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聚焦关键环节、脆弱环节、基础环节,着力促进就业创业,全力保持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进一步完善以就业为底线的宏观调控体系。以就业为核心目标,不断加强经济形势分析和政策预研储备,增强宏观调控政策的针对性和前瞻性,千方百计增强经济发展吸纳就业能力。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发挥中央投资计划稳增长、补短板、保就业的杠杆效应,加大对中西部铁路、棚户区、水利、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重大项目和民生工程支持力度,增加就业岗位。 第二,加大对新经济、新就业的政策支持。加快调整政策取向,通过完善风险控制、质量等方面政策法规,促进社会资源通过共享实现高效充分利用,推动共享经济等新经济形态加快发展,创造更多新增就业机会。 第三,统筹推进化解过剩产能和职工安置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稳妥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促进行业脱困发展和转型升级,尽可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第四,加快培育更多区域经济和就业增长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扩大城市吸纳就业龙头作用,创造更多区域性经济和就业。大力支持返乡创业,积极培育接续产业,缓解困难地区经济发展和就业压力。 |
邮箱:15236061639@163.com
QQ:60298351
微信:a18137798589
3C电子行业,历来被视为机器人产业下游出货的三大基本盘之一。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2月
2025 年 4 月 1 日,亚马逊正式发布通用型 AI 智能体 Nova Act,凭借 “操控浏览
1 序言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推进制造业做大做强是我国实现工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