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全球形势深刻变化,产业变革加速推进,需求结构深入调整,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突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网络经济新空间加速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高技术产业进入调整关键时期,引擎作用更加突出,全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11.8%,比上年1.2个百分点。
一、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进展
创新驱动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这是中央层面份关于创新驱动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文件提出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普惠、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等一系列重量级改革均已突破,极大地激发了全社会创新动力和活力。
创新改革试验启动实施。发展改革委牵头起草的《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发布实施,在京津冀、上海、广东(珠三角)、四川(成德绵)、安徽(合芜蚌)、西安、武汉、沈阳等8个区域率先开展创新改革试验。
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加速。启动建设转化医学等一批具有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并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聚区,谋划形成了综合性科学的建设思路。在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又建设了一批工程和工程实验室,认定了第22批企业技术,发布了《关于实施创新企业百强工程的指导意见》。
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掀起新高潮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和《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53号),从改革完善体制机制、构建普惠性政策扶持体系、统筹资金链、创新链、产业链、推进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发展等方面制定了具体政策措施。发展改革委围绕双创开展了大量工作。按国务院要求牵头成立“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部际联席会议”机制。成功举办了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在北京主会场,以及上海、深圳、西安、成都、武汉、沈阳、合肥等7个分会场,举行专题活动1000余场,组织投资对接活动350场,签署合作协议963项,达成合作意向1890项,合计投资金额361亿元,引进高层次人才1399人,接待观众170余万人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方案,我委会同有关部门按国务院批复要求加快推动设立工作。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新突破
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政策问题得到解决。依托战略性新兴产业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平台,强化对重大改革和任务的督导落实,国务院和各部门围绕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出台了土地、财税、新药审批、充电设施等一系列政策,突破了一批长期制约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制度瓶颈,新兴产业政策环境得到*改善。发展改革委围绕突破融资制约瓶颈,批准发行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债,启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试点,推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战略新兴板。
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和工程加快部署。国务院批准发布《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支持27个省(市)建设基因技术应用示范,各地建成后,每年将为1100万患者提供服务。组织实施了集成电路、平板显示、物联网、云计算、海洋工程装备等一批重大工程,以关键领域的技术和应用突破促进新兴产业的加快发展。持续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启动东北地区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在32个城市培育了机器人、高性能医疗器械、高性能材料、生物制药等一批新兴产业集群。
一批合作重大项目加快落地。发展改革委与美国、英国、德国、以色列、印度、韩国、古巴、加拿大等在、产业和企业三个层面深化合作,推动建立新兴产业全球创新网络。
四、信息经济发展拓展了新空间
2016年是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发展改革委将按照中央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组合拳,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推动新兴产业大发展。
邮箱:15236061639@163.com
QQ:60298351
微信:a18137798589
3C电子行业,历来被视为机器人产业下游出货的三大基本盘之一。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2月
2025 年 4 月 1 日,亚马逊正式发布通用型 AI 智能体 Nova Act,凭借 “操控浏览
1 序言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推进制造业做大做强是我国实现工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