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机器人市场,为促进我国机器人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多部委正联动推进建立我国机器人产业标准、认证体系,首批机器人认证项目已经启动,并将于近期正式发布认证标志和首批获证企业情况。
多重因素拉动机器人在中国兴起
数据公司研究总监张敬兵分析,一方面,不断上涨的人工成本、日益老龄化的人口和全球化竞争拉动了机器人在中国的兴起;另一方面,在机器人领域的政策、创新和投资也在推动机器人快速发展。
报告还认为,一些由工程项目引导的企业目前是中国的机器人采用者,主要是由于这类企业使用的产品和制造流程*复杂。未来随着更多厂商纷纷进入市场,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产业仍面临关键核心缺失问题
记者从日前在上海举行的“2016机器人认证高峰论坛”媒体通气会上了解到,中国正在推动建立机器人产业标准认证体系等。
预计到2020年,我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将达到10万台,服务机器人年销售收入有望超过300亿元。但与此同时,当前我国机器人产业仍面临关键核心技术缺失、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产品、集成和类标准滞后和缺失等问题。
为推动国内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2015年以来,机器人与评定成立,《机器人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6年版)》和《中国机器人标准化白皮书》制定出台,并组建了机器人认证联盟。
据认监委认证监管部处长徐秋媛介绍,对机器人产业实施认证制是通行做法,我国也将鼓励第三方认证机构开展机器人整机及关键零部件的认证工作,完善认证监管体系。
首批推与电磁兼容认证
早在2015年10月,机器人与评定就成立了认证工作专家组,并审定通过《工业机器人的和EMC(电磁兼容性)认证实施规则》。机器人认证将覆盖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无人机等产品整机及其关键零部件的认证、电磁兼容性认证、环境适应性认证等多个方面。目前启动的首批认证项目是认证和电磁兼容性认证。
工业和服务机器人的首批认证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企业参加,截目前已有50多家企业在联系产品认证相关事宜
邮箱:15236061639@163.com
QQ:60298351
微信:a18137798589
3C电子行业,历来被视为机器人产业下游出货的三大基本盘之一。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2月
2025 年 4 月 1 日,亚马逊正式发布通用型 AI 智能体 Nova Act,凭借 “操控浏览
1 序言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推进制造业做大做强是我国实现工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