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舒斌:中国经济增长期待分布式新引擎

2017年1月3日 来源:天云聚合B2C2B--亚洲最大、最安全的网上交易平台  浏览 1000 次 评论(0)

发展趋于稳定,结构有所进步,增速相对放缓,改革尚存困难。有经济学家预测,这四个字也可能是分析今年经济形势的关键词。

我想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挖掘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和动力?

围绕这个话题,我想先从新经济的几个方面说起。

首先是分享经济。虽然分享经济起源于美国,但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全规模的实践基地。短短几年时间,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万亿元,提供服务者约为5000万人,涉及金融、生活服务、交通出行、生产能力、知识技能、房屋短租等众多领域,涌现出多家独角兽企业。有报告称,预计未来5年,分享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将在40%左右,到2020 年分享经济规模占GDP比重将达10%以上。在中国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分享经济无疑为整个社会运行注入了一股新的动力。

再看现代服务业。2015年,服务业首次占据国内生产总值“半壁江山”。其中物流业能够搭建供给端与需求端之间的低成本、高效率之桥,是当下中国经济的重要关节。中国物流业2013年起市场规模就居全球首位,但竞争力却只能排到28位。十天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推进互联网+物流进行了部署,李克强总理表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物流深度融合,推动物流业乃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智能物流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有的企业通过电子面单、大数据分单等产品,分单速度和仓库分拣效率;有的企业过“互联网+”和众筹等方式,将空闲的货车司机组织起来开展冷链运输,把货车空驶率从50%到了10%。推动互联网+物流,既是发展新兴经济,又能传统经济,有巨大潜力可以挖掘。

还有高技术产业。以物联网的一个细分领域传感器产业为例。作为万物互联的基础,传感器在工业制造、智能汽车、通信电子和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应用广泛,伴随物联网的兴起和智能制造战略的提出,产业快速成长。这一产业的市场规模2014年超过860亿元,2015年达到1100亿元以上,预计未来5年将加速发展,平均增长率将达到30%以上。又比如无人机产业。数据显示,我国小型民用无人机市场进入快速成长期。目前我国从事无人机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单位已经达到400余家,占据全球范围内70%的市场需求规模,其中消费级无人机已走在前列。预计到2025年,国内无人机市场总规模将达到750亿元人民币。

两个产业同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仅展现出惊人的发展速度,还跨界对其它行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新华网看到了这一变化,2014年设立融媒体未来研究院,探索传感器在传媒领域中的应用;2015年组建新闻无人机队,系统化拓展无人机业务。依托传感器、无人机、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布局智能媒体业态,是新华网顺应智能化趋势,培育互联网信息消费升级版的必然选择。

当前,中国经济走到了一个重要节点,传统发展方式的边际效益正在,未来必须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来提供新动力。虽然目前还不够强劲,不够澎湃,但从共享经济、智能物流等新模式、新产业的异军突起看,新动力正在加速形成。

新动力来自新引擎。今年的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打造动力强劲的新引擎”,我认为,我们要打造的新引擎一定具备分布式特征。

所谓分布式,是指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不会集中在少数行业、少数企业,不会拘泥于既有的形态或有限的类型。新引擎将来自千万家中小微企业的成长壮大,来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的活力,来自“互联网+”创造的新业态。我们不应寄望于单骑闯关,依靠少数领域的突破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我们希望看到万马奔腾,以创新驱动发展。唯有如此,动力才均衡,活力才持久。

回到开始那个问题,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到底在哪里?我相信,通过分享经济、物联网这样一些新动能的牵引,中国经济将会呈现积极乐观的整体态势。希望我们共同激荡智慧,从深化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认识开始,探讨如何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的分布式引擎。

我来说两句
人参与 丨 评论0条)
图标
注册 登录    
评论列表
每页 10 条,共 0 条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欢迎投稿

×

邮箱:15236061639@163.com

QQ:60298351

微信:a18137798589

(版权所有 科工网&北京天云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 Copyright 2015 - 2022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0211号-5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