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科工网消息
与发达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发展规律相比较,以及考虑到我国的发展现状,今后我国发展机器人的政策,应当关注下面几点:
,在借鉴先进欧美发展工业机器人经验,加强机器人技术路线的顶层设计,注重化产业优化发展路径和实现方式,制定我国新一代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蓝图,确保我国机器人产业能够按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第二,建立多层次的机器人技术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机器人技术难度高、风险大,仅靠企业是无法实现机器人技术跨越和产业发展的。按产业链要求实现创新价值链的产学研有效整合,是实现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的根本途径。
第三,应该在WTO规则允许的前提下,对于从事机器人研发和产业化的企业,给予政策上的优惠。特别是针对重大工程项目,调动用户有先采用国产机器人的积极性,推进首台应用和产业化进程;鼓励和发展机器人自动化成套公司,形成机器人本体研发和机器人工程应用良好互动的局面。
第四,“机器人”是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为特征的第三次工业的有机组成部分。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融合和推动,使机器人有望成为物联网的新型终端和结点,以致极大地拓展了机器人能力。我们必须高度关注这一新的发展动向,面向新工业的需求,研制作为网络终端的新一代信息化机器人。
第五,应当继续加强机器人领域的人才培养。通过建立机器人领域科研人才专家库,建立健全机器人科技人才激励机制,优化创新人才成长环境,着力培养一批高水平科研带头人,培养能够承担机器人技术及产业发展重大项目的高层次创新队伍。进行分类侧重培养,从科学研究、技术攻关、工程应用等方面培养面向机器人产业链各部分的专门人才。
邮箱:15236061639@163.com
QQ:60298351
微信:a18137798589
能制造典型场景是智能工厂的基本组成单元,为指导企业掌握工信部《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涉及的40个智能
《时代》杂志昨日(10 月 9 日)公布了 2025 年度最佳发明榜单,在机器人类目下,宇树旗下的双
在智能制造转型中,设备数据采集是基础。面对众多数据源,明确采集目标至关重要。所以首先要清晰,我们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