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随着劳动力、材料以及各项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依然面临着挑战,甚与企业在新兴技术方面的投资产生了冲突。另一方面来看,中国出台了一系列发展智能制造的政策和战略,鼓励中国制造企业与"互联网+"理念结合,发展创新制造,推动产品服务化转型,中国制造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这些因素都在推动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IDC 2018年制造业的十大预测如下:
1. 到2020年,50%的中国2000强制造业企业将会依靠数字平台来增加他们对生态系统和体验的投资,并支持其总收入的30%。
2. 到2021年,15%的中国2000强制造业企业将会依靠嵌入式智能的骨干网,利用物联网、区块链和认知技术,实现大规模的流程自动化,并将执行时间缩短高达25%。
3. 到2020年,60%的制造企业将参与行业云计算,尽管这些制造企业中只有四分之一将通过数据盈利。
4. 到2020年,由于物联网的需要将运营技术(OT)和信息技术相结合,会使超过30%的IT和OT技术人员在这两个领域都有直接的项目经验。
5. 到2020年,35%的制造企业将通过云众包、虚拟现实和产品虚拟化方式,直接与客户和消费者进行新产品和改进产品设计上进行合作,使产品成功率提高25%。
6. 2020年,从耐用消费品和电子产品制造业开始,增强现实和移动设备将推动服务业向零工经济转型,同时"专家聘用"取代10%的专职和现场服务的工作人员。
7. 到2020年底,25%的制造业供应链将使用分析驱动的认知能力,从而使成本效率提高10%,服务绩效提高5%。
8. 到2019年,75%的供应链交互将发生在基于云的商业网络上,大大提高了参与者的弹性,并将供应中断的影响了三分之一。
9. 到2020年,在特定制造子行业中有15%的制造商将按照需求节奏实现均衡化生产,并通过智能和灵活的资产获得更大程度的定制产品。
10. 到2020年,15%的管理数据密集型生产和供应链流程领域的制造商,将利用依赖于边缘分析的云执行模式,以实现实时可见性和增强*作的灵活性。
邮箱:15236061639@163.com
QQ:60298351
微信:a18137798589
1.需求背景1)建立覆盖加工车间的分布式控制网络,实现NC程序的有效调用、稳定有效传输和在线加工等,
上周《2025年国产智能机器人企业竞争力报告》(瞭望财经快思慢想研究院)突然刷屏朋友圈。这份报告直接
汽车行业与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协同发展确实正在形成一条高潜力的产业链,两者的技术共享、供应链整合和市场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