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如何更好地抓住制造新趋势?

2018年7月16日 来源:科工网-产业互联网创新服务平台  浏览 1530 次 评论(0)

中国制造正在变局前夜,通过智能化技术提高效率、成本和提高良率是趋势,同时,与电商平台协作来满足用户日益显著的个性化的需求,也是未来的一个大方向。消费升级下用户追求个性化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商品消费,唯有定制可以满足个性化的产品需求,C2BC2M正式制造业定制化的模式代表,两者的不同是,工厂与用户之间是否隔着商家。目前电商平台主要有如下探索:

1、定制生产线。

阿里一直在C2B上尝试,早在2014年阿里就包下了美的、九阳、苏泊尔等十个品牌的12条生产线,专为天猫特供小家电,阿里通过所掌握的数据以及分析成果,去指导这些生产线的研发、设计、生产、定价。不过,跟网易让大牌供应商直面消费者不同,阿里用户购物时不会看到这些工厂。

2、规模化定制。

网易严选和网易考拉工厂店更像是C2M,从消费者到制造工厂,网易向流水线定制商品,比如网易考拉的全球工厂店平台,就是基于大数据预先判定投入市场的方向,指导工厂进行小规模的生产去验证,投入风险更少,产出效率更高。网易严选则是基于用户画像和订单大数据去分析市场需求,再进行品类规划和产品定制,终直接销售给精准的目标消费者,这套生产系统未来会开放给更多制造业。

3、个性化定制。

C2M上做得彻底的是必要商城,在这个平台上用户不是购买商品,而是定制商品,用户定制后会看到生产周期,等待一段时间后收货,阿里和网易的做法则是先摸清楚需求,再进行定制生产,借助于弹性供应链能力,规模可以不断调整,用户下单不用等待生产。

彻底的定制生产模式,应当给消费者的定制权限,用百度百科对C2B的解释就是,消费者根据自身需求定制产品和价格,或主动参与产品设计、生产和定价,产品、价格等彰显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生产企业进行定制化生产。然而,如果让每个消费者都来定制商品显然是不现实的,因为个性化与规模化之间往往是矛盾的,个性化过度会增加成本。如果厂商需要为每个人制作一个特定的产品,必然带来生产成本的大幅,一些浅层的定制例如名称雕刻由于有成熟的技术尚能应付,但一些复杂的定制就只能在单品利润很高的家居这样的行业才能实现了。

4、预售式定制。

还有一种做法是预售式定制,先收集足够的订单再进行规模化生产,比如众筹、预售诸多模式,但都要求消费者等待更久,而用户在购物时大都不愿意等待,这也不是主流模式。

生产线定制规模化定制已占上风,网易严选和网易考拉工厂店、阿里承包生产线,本质上都是摸清楚特定用户群体的个性化需求,针对他们进行商品定制,进行买断也大幅了制造商的压力。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一方面可以化地控制定制产生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化地满足特定群体的共性需求。这种模式难的地方是,只有分析好用户、提炼出需求才能真正给他们定制出好的产品,正是因为此目前网易等玩家都不强调SKU数量,而是精挑细选。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帮助平台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进而实现更精准的需求把握,在产品设计、制造、定价、营销上更具针对性。

相对阿里的生产线定制而言,网易的严选模式优势更*,它不只是实现了规模化定制,同时压缩了供应链环节,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将价值直接回馈给制造业和消费者。正是因此,网易的严选模式也被阿里、京东、小米跟进,他们都推出了类似的严选模式,为一些挑剔的用户筛选品类,同时也直供来自工厂的商品。

新制造、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各种名词都表明中国制造业正在借助于新技术实现转型升级,出口转内销、抓住消费升级的机遇。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与电商平台进行定制合作,客户以更好地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同时不大幅增加工厂的制造成本。如果这样的模式可以复制开来,中国制造业或许还会迎来新一轮的黄金发展期。

我来说两句
人参与 丨 评论0条)
图标
注册 登录    
评论列表
每页 10 条,共 0 条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欢迎投稿

×

邮箱:15236061639@163.com

QQ:60298351

微信:a18137798589

(版权所有 科工网&北京天云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 Copyright 2015 - 2022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0211号-5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