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该如何从“智能”转向“智慧”?

2016年8月18日 来源:科工网-国际互联网+生态服务平台  浏览 669 次 评论(0)

智能工业机器人极容易做,中国跟国外比也是并肩的,还没有取得先进的优势。如果我们开辟新战场,中国人有可能在这个工业领域占据一席之地。智能机器人是仿一个个人,智慧机器人是仿一个人群,我们只有通过群智网络、互联网,把不同的机器和人群连起来,才能形成智慧机器人。 

中国处在造“柔性工业机器人”的热潮 我国目前的工业机器人现状,用四句话来说:需求旺盛、产业过热、盲目追随、无序发展。国内大概有4000家机器人公司,而且做本体机器人的只有2000家,工业机器人全做了40年大概也只有5家比较有名。中国2000家机器人厂家,我认为其中的90%或者被别人并购,或者中途就消亡了。 质量强国,潜心做好柔性工业机器人 国外机器人在国内仍占主导地位,我们为什么跟国外还有差距呢?机器人关键在于控制每个关节的电机,电机背后是编码器,反馈回来控制它的活动,所以在电机内如果有误差是可以克服的。 电机后面是RV齿轮,这一段误差没有在控制器之内。

所以我们要做好机器人,要做好电机和控制器,完成反馈部分的误差校正,在这种半开环的情况下,只有把斜坡齿轮的精度,才能让你的机器人的精度,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单纯做一个简单的本体是不能机器人的能力的。由于我们加工制造,水平和控制水平有限,这方面让日本和德国在卡我们的脖子。

 所以说,如果我们按照这种思路做工业机器人的话,必须做好五件事。把ROS齿轮、谐波齿轮和末端的支配器做好,重要要把支配器做好;第二把RV齿轮做好;第三把谐波齿轮做好;第四把伺服电机做好;第五把系统做好。这几件事做好了,我们的工业机器人就会和国外有机会PK。 另辟蹊径 高屋建瓴地开发智能机器人 另辟蹊径做机器人怎么做?做智能机器人应该按照人做工的原理来做这件事。 1、人做工和机器人做工的区别是什么? 人做工达到精密,需要一边做一边看,形成一个智能反馈圈,一边调整工件位置和工具位置,通过眼睛进行反馈,再通过大脑的判断来做。但现在的工业机器人没有这样做,是机器做的。所以要增加机器的智能,减少了对部件精度的依赖,减少外在环境干扰的误差。 需要加入两个循环才能称之为智能工业机器人。

个循环,在机器人的末端加力传感器或视觉传感器,通过力、视觉传感器一直对工作做反馈,形成智能闭环。第二个循环,更多的是加人工智能的东西。 2、开辟新赛场,占领智慧机器人技术制高点 智能工业机器人极容易做,中国跟国外比也是并肩的,还没有取得先进的优势。如果我们开辟新战场,中国人有可能在这个工业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智能机器人是仿一个个人,智慧机器人是仿一个人群,我们只有通过群智网络、互联网,把不同的机器和人群连起来,才能形成智慧机器人。 

不同的机器人通过群智网络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智慧机器人的群体。这样我们的机器人用手机组成一个*智慧的网络,这个东西就能为工业4.0提供更好的智能装备。 智慧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制造2025中的作用 一旦我们有了智慧机器人就形成了分布式的网络,这样我们在中国制造2025就可以向工业4.0迈进了。我们现在是个性化的生产,每个人有自己要的汽车,原先那种流水线的方式已经不适合了,我们用分布式的网络来做。

一个机器人本身可以*地干他应该做的事,完全是自组织的,中间没有的连接,你告诉他怎么连就怎么连,这样把原来的集中式生产,变成了个性化、柔性化的生产。 结论 在机器人中把智能加进去,用职能循环来代替各个核心元件的精度。 第二机器人一定要做成双臂的,带手的。 第三做具有分布式智能的智慧机器人,机器人不同层级有不同的智慧,而且机器人本身应该是一个群体的工作过程。 

我的建议,国内已经踏入了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千万不要有病乱投医。做工业机器人的人,一定要分清要采取什么策略,是跟随策略还是要按照智能的新路径,还是向做更高的智慧,不管哪一条路径,想好了之后要坚持做下去。


我来说两句
人参与 丨 评论0条)
图标
注册 登录    
评论列表
每页 10 条,共 0 条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欢迎投稿

×

邮箱:15236061639@163.com

QQ:60298351

微信:a18137798589

(版权所有 科工网&北京天云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 Copyright 2015 - 2022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0211号-5   |   营业执照